感兴趣病例分享
青春期后型隐睾纯卵黄囊瘤 18F-FDG PET/CT显像1例
李超伟
姜雯雯
丁彬
靳飞
房娜
王艳丽
作者及单位信息
·
DOI: 10.3760/cma.j.cn321828-20230922-00058
82
22
0
0
0
0
PDF下载
APP内阅读
摘要

患者男,59岁,因腹部疼痛并持续加重1 d就诊。增强CT(图1)示下腹及盆腔肿物呈环形不均匀明显强化。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10 000.0 μg/L。既往有隐睾病史、无HBV携带。 18F-FDG PET/CT显像示肿块环形 18F-FDG摄取增高,其余部位未见异常摄取增高灶(图2)。后行腹腔镜下肿物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术后病理诊断隐睾纯卵黄囊瘤(图3)。睾丸卵黄囊瘤又称内胚窦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非精原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恶性程度较高,且容易较早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血行转移,发病原因可能与隐睾有关。睾丸卵黄囊瘤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单纯型好发年龄为2岁以下,混合型好发于青春期后,且极其罕见,仅2.4% [1]。几乎所有的睾丸卵黄囊瘤伴血清AFP水平显著升高 [2]。中老年男性隐睾伴腹盆腔肿块,且血清AFP显著升高,可行 18F-FDG PET/CT显像用于术前定性与分期,但最终诊断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引用本文

李超伟,姜雯雯,丁彬,等. 青春期后型隐睾纯卵黄囊瘤 18F-FDG PET/CT显像1例 [J].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4,44(12):757-757.

DOI:10.3760/cma.j.cn321828-20230922-00058

PERMISSIONS

Request permissions for this article from CCC.

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患者男,59岁,因腹部疼痛并持续加重1 d就诊。增强CT( 图1 )示下腹及盆腔肿物呈环形不均匀明显强化。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10 000.0 μg/L。既往有隐睾病史、无HBV携带。 18F-FDG PET/CT显像示肿块环形 18F-FDG摄取增高,其余部位未见异常摄取增高灶( 图2 )。后行腹腔镜下肿物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术后病理诊断隐睾纯卵黄囊瘤( 图3 )。睾丸卵黄囊瘤又称内胚窦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非精原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恶性程度较高,且容易较早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血行转移,发病原因可能与隐睾有关。睾丸卵黄囊瘤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单纯型好发年龄为2岁以下,混合型好发于青春期后,且极其罕见,仅2.4% [ 1 ]。几乎所有的睾丸卵黄囊瘤伴血清AFP水平显著升高 [ 2 ]。中老年男性隐睾伴腹盆腔肿块,且血清AFP显著升高,可行 18F-FDG PET/CT显像用于术前定性与分期,但最终诊断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隐睾纯卵黄囊瘤患者(59岁)CT检查图。患者左下腹盆腔巨大不规则形混杂密度肿块,大小约12.2 cm×9.2 cm×14.3 cm,呈环形不均匀强化,平扫期(1A)、动脉期(1B)、门脉期(1C)和延迟期(1D)CT值分别为32、50、71和93 HU,其内可见大片样无强化低密度区 该患者 18F-FDG PET/CT显像图。最大密度投影(2A)、PET(2B)和PET/CT(2C)图像显示肿块环形 18F-FDG摄取增高,SUV max为12.5,其内大片样 18F-FDG代谢缺损区,提示囊变或含有黏液成分 该患者病理检查图。3A. HE染色(×200)示分化差的恶性肿瘤细胞伴坏死,排列成微囊状、筛网状及乳头状,瘤细胞呈小圆形、短梭形,胞质丰富,核分裂象易见,部分区域间质水肿黏液样;3B.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 ×200)示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呈阳性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参考文献
[1]
Talerman A . Endodermal sinus (yolk sac) tumor elements in testicular germ-cell tumors in adults: comparison of prospective and retrospective studies[J]. Cancer, 1980,46(5):12131217. DOI: 10.1002/1097-0142(19800901)46:5<1213::aid-cncr2820460522>3.0.co;2-z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
Baba T , Su S , Umeoka S ,et al. Advanced extragonadal yolk sac tumor serially followed up with 18 F-fluorodexyglucose-posito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d serum alpha-fetoprotein [J]. J Obstet Gynaecol Res, 2012,38(3):605609. DOI: 10.1111/j.1447-0756.2011.01752.x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备注信息
A
王艳丽,Email: mocdef.3ab615011ilnaygnaw
B

李超伟:研究实施、论文撰写;姜雯雯、丁彬、靳飞:数据采集与分析;房娜、王艳丽:研究指导、论文修改

C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文档即答
智问智答
机器翻译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SparkDesk 用户协议》 | 《SparkDesk 隐私政策》

网信算备340104764864601230055号 | 网信算备340104726288401230013号

技术支持: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