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腺癌PIK3CA基因突变检测专家共识(2025版)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病理专家委员会
国家病理质控中心
·
DOI: 10.3760/cma.j.cn112151-20241120-00770
Guidelines on tests of PIK3CA mutation in breast cancer in China (2025 version)
Chinese Society of Pathology
Pathology Expert Committee of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Pathology Quality Control Center
Liang Zhiyong
Wu Jiong
Bu Hong
·
DOI: 10.3760/cma.j.cn112151-20241120-00770
1313
364
0
0
5
1
APP内阅读
摘要
随着乳腺癌精准治疗的发展及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PIK3CA基因突变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与治疗中的规范化需求日益明显。本共识基于国内外新近文献及循证医学原则,围绕PIK3CA基因突变检测的关键问题展开全面阐述,重点涵盖检测流程优化、常见与罕见突变位点解析、质控要求以及多位点突变的临床意义等内容。旨在提升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为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引用本文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病理专家委员会,国家病理质控中心. 中国乳腺癌PIK3CA基因突变检测专家共识(2025版)[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25,54(02):120-125.
DOI:10.3760/cma.j.cn112151-20241120-00770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健康。PIK3CA基因突变在乳腺癌中占30%~40%,是乳腺癌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因素
[
1
,
2
]
。PIK3CA基因编码PI3Kα的催化亚基p110α是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核心,PIK3CA基因突变可导致该通路异常激活,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抗凋亡能力,并且可导致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的耐药
[
2
]
。目前,针对PIK3CA基因突变乳腺癌的治疗药物伊那利塞(inavolisib)、阿培利司(alpelisib)等在临床试验中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
3
,
4
]
。
准确检测PIK3CA基因状态对于预测预后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治疗乳腺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在中国发布,但目前尚无乳腺癌PIK3CA基因突变检测规范。近年来,基于二代测序、PCR等技术的PIK3CA基因突变检测方案逐步落地,检测可及性不断增强。为了进一步规范相关检测工作,完善中国乳腺癌患者中PIK3CA基因突变检测的工作流程,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联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病理专家委员会以及国家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目前在乳腺癌患者开展PIK3CA基因突变检测过程中所关注的检测人群、检测样本、检测方法、检测时机等相关问题形成初步推荐意见,并采用多学科专家讨论、德尔菲问卷调查等形式,对专家意见进行汇总、归纳梳理和修改,最终形成了《中国乳腺癌PIK3CA基因突变检测专家共识(2025版)》,以期为中国乳腺癌患者PIK3CA基因突变检测提供循证依据。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已是订阅账户?
登录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备注信息
A
梁智勇(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730),Email:
nc.
hc mupyzgnail
B
吴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上海 200032),Email:
moc
.a nis.piv2211gnoijuw
C
步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成都 610041),Email:
nc.
ud e.ucsubgnoh
D
刘月平(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河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石家庄 050011);武莎斐(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730);杨文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E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病理专家委员会, 国家病理质控中心. 中国乳腺癌PIK3CA基因突变检测专家共识(2025版)[J].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5, 54(2): 120-125. DOI: 10.3760/cma.j.cn112151-20241120-00770.
F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
小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