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6岁,因右眼角结膜肿物切除1年再复发于2019年5月15日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者发现右眼新生物5年余,2016年3月于当地医院行右眼翼状胬肉切除术,未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术后2年肿物复发,就诊于省会三甲医院,病历记录:可见右眼颞侧粉红色结膜新生物,大小约5 mm×10 mm,侵及角膜(7:00~10:00方向约2 mm,5:00~7:00方向约1 mm),表面布满新生血管,其内隐约可见黄白色点状物。于2018年3月27日局部麻醉下行右眼角结膜肿物切除+结膜瓣移植+结膜囊成形术,术后病理报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形成。患者高血压病史3年,2016年因酒精性肝硬化行肝脏移植术。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2,左眼1.2;右眼颞侧可见结膜新生物,大小约9 mm×8 mm(图1A)。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可见结膜上皮不均质增厚,高反光组织达近角膜缘处中断,其内为正常反光上皮组织(图2)。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显示病变边缘处欠清晰,可见较多树突状细胞,上皮下神经减少,病变组织内可见灶状改变(图3)。临床诊断:右眼眼表鳞状细胞瘤(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OSSN)复发可能性大。随即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滴眼液(20万U/ml,商品单位)点眼,每日4次,2周后复查,右眼肿物大小无明显变化(图1B)。于2019年5月30日行右眼上下泪小点栓塞后,立即加用0.04%丝裂霉素C滴眼液点眼,每日4次。术后2周,可见肿物消失,结膜充血(图1C)。除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滴眼液和0.04%丝裂霉素C滴眼液点眼外,嘱患者冷敷,同时加用氟米龙滴眼液点眼,每日2次。术后8周,可见充血较前明显减轻。嘱患者停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滴眼液,2个月后,患者自行停药,复查较前无明显变化,术后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图1D)。
李斯言,赵明威,李方烃,等. 复发性眼表上皮鳞状细胞癌诊疗1例[J].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5,43(02):104-105.
DOI:10.3760/cma.j.cn115989-20200331-00229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