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7岁,因"间断胸闷、气短3年余,加重半年"于2021年7月1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年余受凉后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当地医院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狭窄,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其后规范服用三联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药物治疗。入院前6个月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几乎无法耐受任何体力活动,静息状态下自觉憋气,伴有纳差、双下肢水肿,强心药物依赖,反复住院4次,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6年,血压最高185/110 mmHg,未规律服药,未规律监测血压。否认糖尿病、高脂血症、腕管综合征、腰椎管狭窄、慢性肾脏病、白内障等其他病史。否认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否认心肌病家族史。查体:脉搏9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4/98 mmHg;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心尖搏动于左侧第Ⅴ肋间锁骨中线外0.5 cm,搏动弥散,未触及震颤。心脏相对浊音界两侧扩大。心率98次/min,心律齐,第一心音减弱,第二心音正常,P2<A2,二、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部平坦,腹壁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肋下未触及,脾不大。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实验室检查(参考范围):N末端B型利钠肽原:21 433 pg/ml(0~125 pg/ml)。γ-谷氨酰转肽酶:151 U/L(0~45 U/L),总胆红素:29.6 μmol/L(1.7~20 μmol/L),直接胆红素:19.3 μmol/L(0~6.8 μmol/L),间接胆红素:10.3 μmol/L(3.4~17.1 μmol/L)。血、尿、便常规,肾功能、尿蛋白、血脂、血糖、电解质、肌钙蛋白、甲状腺功能等无明显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99次/min,左心室肥厚,QRS宽度95 ms。胸部X线片示间质性肺水肿,主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增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67 mm,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56 mm,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5 mm,右心房舒张末期内径59 mm,室间隔10 mm,左心室后壁10 mm,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19%,三尖瓣大量反流,二尖瓣中量以上反流,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少量反流,轻-中度肺动脉高压(图1A)。入院优化容量后予右心导管检查:中心静脉压:17/14/15 mmHg,右心房压力:18/15/16 mmHg,右心室压力:58/12/27 mmHg,肺动脉压:53/33 mmHg,平均肺动脉压:39 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28 mmHg,右心室心排血量:3.0 L/min,心脏指数:1.96 L·min -1·m -2。肺血管阻力3.6 wood单位。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81%。6 min步行试验距离75 m。心肌病基因检测未见心肌病相关异常基因突变。考虑患者为晚期心衰,结合既往病史和辅助检查,心衰病因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各机构间机械辅助循环支持协会(INTERMACS)心衰分级2级,慢性心衰荟萃分析全球工作组(MAGGIC)1年死亡率20.1%,有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植入治疗指征,无禁忌证,于2021年7月30日成功行LVAD植入(航天泰心HeartCon,转速:2 400 r/min,流量:2.85 L/min,功率:3.44 W)+三尖瓣成形+左心耳缝闭术。术中取心内膜(左心室心尖部)活检显示,心肌细胞肥大、部分心肌细胞拉长、灶状排列紊乱,核大,部分肌浆空泡变性(图2)。术后给予华法林抗凝、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降压及规范抗心衰药物治疗,控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2.5,平均动脉压65~75 mmHg。术后1个月恢复良好,顺利出院。院外患者长期规律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酒石酸美托洛尔、螺内酯和华法林。术后患者定期来院随访。患者植入LVAD后NYHA心功能分级在术后1个月恢复至Ⅱ级,术后3个月恢复至Ⅰ级,并长期保持在该水平。术后6个月患者6 min步行距离恢复至500 m以上,并长期保持在该水平。欧洲五维生存质量量表(EQ-5D)和堪萨斯城心肌病调查问卷(KCCQ)评分逐渐增加。早期LVAD转速设置在2 400 r/min,流量2.5~3.4 L/min之间,主动脉瓣开放次数与心动周期比值从术后早期0逐渐增加到1∶7、1∶4开放,术后50 d后持续1∶1开放。随访过程中逐渐优化泵速至2 300 r/min,LVEDD从术前67 mm逐渐缩小到46 mm,LVEF从术前19%增加到60%,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从术前45 mm下降至28 mm(图1B、图3)。随访期间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 1~V 4导联呈rS型,QRS宽度87~100 ms之间,心室同步化良好。胸部X线片提示心胸比显著缩小。NT-proBNP逐渐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图4)。考虑患者心脏功能恢复良好,逐步将LVAD转速从2 300 r/min降低至2 000 r/min,患者无不适,心率波动于61~66次/min,平均动脉压70~78 mmHg,右心导管结果示肺动脉楔压在7~9 mmHg之间,超声心动图示LVEDD从46 mm增加至49 mm,LVEF在55%~61%之间。于LVAD植入术后2024年3月12日为患者进行LVAD撤除前评估试验,过程如下:患者取平卧位,常规连接心电监测、血压监测、血氧监测,贴除颤电极板,连接除颤仪,准备高压注射器、抢救药品。常规双侧腹股沟区消毒、铺巾,选取左侧股动脉入路,1%利多卡因局麻,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动脉顺利,分别置入6F动脉鞘,送入6FJR4.0导管到达升主动脉,调整导丝进入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VAD)流出道人工血管内,送入导管,交换260加硬导丝,送入10FPDA封堵长鞘,再送入6Fpig导管行人工管道造影,送入12 mm×40 mm球囊封堵人工管道5 min(达到LVAD零卸载状态),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未见明显血压减低,心排血量无改变,超声监测左右心室功能无改变,右心导管示肺动脉楔压9 mmHg,考虑患者自体心脏功能完全恢复,决定行人工血管封堵术。退出球囊,经长鞘送入16 mmPDA封堵器于管道中段释放,再次造影,封堵器位置固定,仍有经伞间少量分流,松开连接,退出输送装置,经长鞘送入微导管和导丝,将微导管送至伞间缝隙,经微导管送入弹簧圈3个,再次造影,伞间血流较前明显减少,决定撤出长鞘,左股动脉穿刺伤口以闭合器缝合,局部压迫止血20 min,弹力绷带包扎,沙袋压迫,结束手术。患者在术中、术后无异常不适,术后常规处理,血流动力学平稳,1个月后出院,继续规律随访和口服规范抗心衰药物。截至2024年9月已随访6个月,患者无不适,活动耐量良好,超声心动图检查(图1C)和血液学检测指标均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QRS宽度90~100 ms,同步性良好。
刘宇帆,张云强,张爱雪,等.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后心肌逆重构并撤除1例[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25,30(01):95-98.
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5.01.015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注:LVAD,左心室辅助装置;LA,左心房;LV,左心室;A.2021年7月22日,LVAD植入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7 mm(箭头所示);B.2023年2月27日,逆重构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6 mm(箭头所示);C.2024年6月25日,LVAD撤除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8 mm(箭头所示)
注:取材于左心室心尖部,大小1.6 cm×0.9 cm×0.5 cm,剖面黄褐色,质软;心肌活检病理示心肌细胞肥大、部分心肌细胞拉长、灶状排列紊乱,核大,部分肌浆空泡变性(箭头所示)
注:LVAD,左心室辅助装置;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
注:LVAD,左心室辅助装置;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