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应用内镜喷洒管置入肺部病灶深部灌注/灌洗以提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阳性率及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新洲院区呼吸内科因肺部感染接受支气管镜治疗的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将支气管镜嵌合好靶向支气管,再经活检孔快速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每次25~50 mL,总量100~250 mL。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即将支气管镜插入靶支气管后,应用一次性使用内镜喷洒管插入病灶深部,喷洒0.9%氯化钠注射液20~30 mL,然后快速回吸约40%以上的BALF。观察比较两组BALF的阳性率、患者的耐受情况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BALF中结核、细菌、真菌、病毒及支原体衣原体阳性率[25.0%(11/44)、52.3%(23/44)、31.8%(14/44)、29.5%(13/44)、22.73%(10/44)]均高于对照组[9.1%(4/44)、27.3%(12/44)、11.4%(5/44)、9.1%(4/44)、6.8%(3/44)]( χ 2=3.94、5.74、5.44、5.91、4.42,均 P < 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心悸、胸闷、面色苍白[22.7%(10/44)、29.5%(13/44)、22.7%(10/44)]均少于对照组[68.2%(30/44)、84.1%(37/44)、68.2%(30/44)]( χ 2=18.33、26.68、18.33,均 P < 0.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 t=4.27、11.16,均 P < 0.001)。
结论改良方法可以提高肺部结核、细菌、真菌、病毒及支原体衣原体等的阳性率,降低并发症,并且可以减少住院天数及降低住院费用。
叶俊,李桂珍. 应用内镜喷洒管置入肺部病灶深部灌注/灌洗以提升BALF阳性率及临床疗效的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2025,32(03):437-440.
DOI:10.3760/cma.j.cn341190-20240701-00841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叶俊:采集数据、起草文章;李桂真: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技术支持;胡植:设计试验、起草文章;叶俊:研究指导、论文修改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