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认识肿瘤的历史很久,在我国殷墟的甲骨文中就有“瘤”字。两千多年前的《周礼》记载了周代治疗肿瘤的专科医生,称为“疡医”。埃及古墓的遗骸上也发现过肿瘤的遗迹。直至19 世纪发明了显微镜,尤其是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 提出了肿瘤的细胞学理论后,始为近代肿瘤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迄20 世纪后期,肿瘤学的研究已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本期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肿瘤学科疾病,特推出该病专题。本期《腹腔镜下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探讨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中,腹腔镜下全系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优势。从作者详实的数据分析中,我们看到了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敬请阅读。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临床治疗早期胃癌的重要方式,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有研究指出,早期胃癌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局部复发,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临床急需探寻可影响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本期《早期胃癌患者血清TGFBI、COL10A1 水平与其ESD 术后复发的关系研究》主要探讨了早期胃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TGFBI)、Xɑ1 型胶原蛋白(COL10A1)水平及其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复发的关系。作者认为,早期胃癌患者血清TGFBI、COL10A1 水平与ESD 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两者水平越高患者复发风险越高。胰腺癌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难点和重点,特别是在局部晚期胰腺癌,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晚期发现的特点,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对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影响甚大。在这种背景下,新的治疗策略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本期《体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体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因此,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可作为局部晚期胰腺癌治疗的有效选择。
. 本期导读[J]. 中国基层医药,2025,32(03):F01-F01.
DOI:10.3760/cma.j.issn.1008-6706.2025.03.101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