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
21 155例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方英莲
蒲艳
钟加菊
彭建明
唐燕
余成敏
许苹
姚群梅
作者及单位信息
·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5.03.014
41
10
0
0
0
0
PDF下载
APP内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急性中毒的预防与救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方法基于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病例信息管理平台,收集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一般信息、毒物类型、中毒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救治措施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中毒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 155例急性中毒门诊患者和2 096例急性中毒住院患者。门诊患者中毒毒物前三位为酒精(10 711例,50.63%)、蘑菇(3242例,15.32%)及药物(2 084例,9.85%);住院患者中毒毒物前三位为农药(930例,44.37%)、药物(331例,15.79%)及蘑菇(315例,15.03%)。以蘑菇、有毒动物、有毒植物为主的有毒生物中毒患者占住院患者的31.11%。从住院患者的时间分布来看,蘑菇中毒集中在夏季(274例,86.98%),有毒动物中毒则多发生在夏秋季(193例,87.73%),有毒植物中毒集中在秋冬季(76例,64.96%),有毒气体中毒则主要发生在冬季(13例,72.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 OR=0.782,95% CI:0.747~0.820)为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而年龄( OR=1.013,95% CI:1.004~1.022)、毒物类型( OR=2.661,95% CI:1.902~3.722)、是否机械通气( OR=15.222,95% CI:10.848~21.360)及是否血液净化( OR=2.653,95% CI:1.934~3.641)为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急性中毒呈现明显的时间差异,农药、药物及蘑菇中毒是本院导致住院的主要原因。患者的年龄、毒物种类、血液净化及机械通气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明确患者的毒物类型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是提高中毒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急性中毒;毒物种类;血液净化;机械通气;预后;危险因素
引用本文

方英莲,蒲艳,钟加菊,等. 21 155例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5,34(03):376-381.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5.03.014

PERMISSIONS

Request permissions for this article from CCC.

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急性中毒是指人体在短时间内接触毒物或超过中毒量的药物后,机体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及其临床表现 [ 1 ]。急性中毒病情复杂、变化急骤,严重者出现多器官功能的障碍或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 2 ]。据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中毒及损伤外部原因在2021年城市和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构成比分别是5.46%和8.47%,排在死因的第五位 [ 3 ]
我国引起急性中毒的毒物范围广泛,分为工业性毒物、农业性毒物、动物性毒物、食物性毒物、植物性毒物和药物性毒物等 [ 4 ]。不同地区的毒物类型构成存在差异,从地域分布来看,西北和华北地区以工业化学品和日用化学品中毒为主,东北地区则以药物中毒最为常见,而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则以农药中毒为主要类型。此外,西南地区的动物、植物及蘑菇中毒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在时间分布上,不同毒物类型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研究发现,工业/日用化学品、农药和药物中毒在各地区全年均有发生,但季节性波动相对较弱。相比之下,蘑菇中毒、动物中毒和植物中毒则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趋势,这一特征在西南和华北地区尤为突出 [ 5 ]
楚雄位于云南省中部,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其急性中毒情况与其他地区存在显著差异,且相关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初步了解楚雄地区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为急性中毒的预防与救治提供参考依据。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 急性中毒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25(11):1361-1375.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11.004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
宋维,姚津剑,朱江,. 海南急性中毒诊断与治疗共识[J]. 海南医学, 2011,22(10):134-140. DOI: 10.3969/j.issn.1003-6350.2011.10.060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22.
[4]
孟庆义,邱泽武,王立祥. 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中国专家共识2015[J].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6,2(2):77-83.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6.02.003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5]
张驭涛蒋绍锋郎楠,. 2016—2022年中国急性中毒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毒物类型构成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4,45(10):1376-1382. DOI: 10.3760/cma.j.cn112338-20240507-00240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6]
Gummin DD , Mowry JB , Spyker DA ,et al. 2018 Annual Report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oison Control Centers’ National Poison Data System (NPDS): 36th Annual Report[J]. Clin Toxicol (Phila), 2019,57(12):1220-1413. DOI: 10.1080/15563650.2019.1677022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7]
乔莉,张劲松,陈建荣,. 1965例急性中毒多中心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25(11):1376-1380.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11.005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8]
朱传明,施会珠,方华媛. 1623例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28(6):766-770.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06.021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9]
高艳霞,孙同文. 中国急性中毒十年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32(3):282-287.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3.03.002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0]
刘圣娣,何斌,张劲松,. 我国2012—2016年急性中毒流行病学概况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 2018,19(8):528-532. DOI: 10.13201/j.issn.1009-5918.2018.08.008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1]
樊凰玉,毕正琴,徐聪秀,. 南昌市某三甲医院2217例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江西医药, 2024,59(10):987-990. DOI: 10.3969/j.issn.1006-2238.2024.10.021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2]
程岳雷,赵云来,李连祥,. 急性虫螨腈中毒基本救治通则及探讨[J]. 中国急救医学, 2023,43(6):497-504. DOI: 10.3969/j.issn.1002-1949.2023.06.013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3]
杨德金. 云南省部分地区精神类药物服药自杀患者流行病学分析[D]. 昆明:昆明医科大学, 2023. DOI: 10.27202/d.cnki.gkmyc.2023.000730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4]
Li WW , Pires SM , Liu ZT ,et al. Mushroom poisoning outbreaks - China, 2010-2020[J]. China CDC Wkly, 2021,3(24):518-522. DOI: 10.46234/ccdcw2021.134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5]
赵江,汤钦岚,闵向东,. 2010-2018年云南省毒蕈中毒事件分析[J]. 首都公共卫生, 2019,13(06):280-282. DOI: 10.16760/j.cnki.sdggws.2019.06.001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6]
王志圆,郭云昌,付萍,. 中国2010—2020年有毒植物乌头中毒流行病学与时空聚集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3,35(9):1370-1374. DOI: 10.13590/j.cjfh.2023.09.019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7]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国家急诊质控中心,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中国蛇伤救治指南[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4,33(7):891-906.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4.07.005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8]
穆艳艳.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28(12):1459-1460. DOI: 10.3969/j.issn.2095-1434.2017.12.020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9]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毒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 中国含鹅膏毒肽蘑菇中毒临床诊断治疗专家共识[J/OL].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13(1):20-28.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0.01.005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0]
李政,姚红,盛飞. 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重症毒蕈中毒23例临床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 2019,26(2):190-192. DOI: 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9.02.019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1]
张春贵,詹晓芬,陈新艺. 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22(21):97-99, 103. DOI: 10.13638/j.issn.1671-4040.2022.21.027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备注信息
A
姚群梅,Email: mocdef.3ab6197283878981
B

方英莲:数据整理及分析,文章撰写及修改;蒲艳、钟加菊、彭建明、唐燕、余成敏、许苹:研究指导、文章修改;姚群梅:研究设计、文章撰写指导及修改、项目支持

C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D
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 (202305AF150066)
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 (202403AC100010)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2024YYXM54)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文档即答
智问智答
机器翻译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SparkDesk 用户协议》 | 《SparkDesk 隐私政策》

网信算备340104764864601230055号 | 网信算备340104726288401230013号

技术支持: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