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
Body mass index reference norm for screening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
2490
1410
0
2
14
1
APP内阅读
摘要
目的 建立全国统一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BMI)值分类标准. 方法以"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为参照人群,共调查汉族 7~18岁中小学生 244 200余人.比较中国儿童青少年BMI分布与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NCHS)国际标准差距,计算随年龄BMI百分位数分布.利用P85、P90和P95组合成三个暂定标准,利用生理、血脂生化和体成分指标进行交叉验证.运用B-spline曲线对选定标准作平滑化拟合.结果利用中国沿海发达大城市样本作BMI分布曲线有助克服青春中期后曲线的低平现象.交叉验证显示以P85和P95为超重、肥胖筛查标准较适宜,灵敏性和特异性符合要求.18岁时男女性BMI均以24和28为超重、肥胖界值点,与已颁布实施的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接轨.以北京、河南、四川等省(市)分别作为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上、中、下水平的三个代表人群作回代验证.城市 7~18岁男女生中,北京市超重率 17.00%和 9.46%,肥胖率 9.99%和 6.47%;河南省超重率 10.86%和 6.64%,肥胖率 4.27%和 3.07%;四川省超重率 6.95%和 4.23%,肥胖率 2.84%和 2.09%,符合现实状况.结论本标准兼顾前瞻性和现实性,既充分考虑近年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生长的长期加速趋势,显著缩短和国际标准的差距,又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东亚人群的种族特征,具较高的现实性,可在全国范围推广。
超重;肥胖;体重指数;筛查标准;儿童青少年
引用本文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 :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02):97-102.
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下载PDF至本地阅读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
小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