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5岁,因"胸痛、咯血、呼吸困难1 d"于2014年11月22日入院。患者入院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症状,胸痛持续时间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呈闷痛,与呼吸无关,无放射;咯满口鲜血,量约60 ml;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无发热、心悸、晕厥、休克等症状。否认结核和支气管扩张病史,无咯血史。体检:体温36.5 ℃,脉搏76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170/9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颜面、口唇及四肢红润,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呼吸动度及叩诊无明显异常,双肺呼吸音粗,心音P2>A2,P2亢进,双下肢无水肿。2014年11月22日胸部CT示:(1)左肺门增大,左肺支气管受压变窄,左肺呈阻塞性肺炎改变;(2)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并与支气管食管分界不清( 图1 , 图2 )。查血D–二聚体为3.28 mg/L;血常规示:白细胞11.8×10 9/L,中性粒细胞为0.90%,血小板264×10 9/L;肝功能、血气分析大致正常;男性肿瘤系列阴性。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3 g,2次/d)抗炎,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0.5 g止血,泮托拉唑钠80 mg抑酸保护胃黏膜等综合治疗。应用止血药物后患者仍有咯血,于2014年11月22日行胸部CT平扫+增强示:(1)考虑右肺支气管动脉畸形,伴左肺门区–纵隔内血肿形成;(2)左肺支气管受压及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 图3 , 图4 , 图5 , 图6 )。于2014年11月24日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发现右侧支气管动脉明显增粗,迂曲,同时可见对比剂外溢,予以弹簧圈栓塞治疗,再次造影示栓塞成功( 图7 , 图8 )。术后患者未再咯血,继续抗感染治疗。明确诊断:(1)右肺支气管动脉畸形;(2)左侧阻塞性肺炎。患者于2014年11月28日晚间出现胸前区撕裂性疼痛,次日复查胸部增强CT示:(1)支气管动脉起始部致密影,符合术后改变;(2)左肺门区–纵隔内血肿较前缩小,左肺支气管受压变窄较前缓解,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较前进展( 图9 )。1 d后患者胸前区疼痛缓解,未再咯血,于2014年12月3日出院。2015年4月29日患者来院复诊,诉术后未再咯血,复查胸部CT平扫示:左肺门区–纵隔内血肿较前吸收,左肺支气管受压变窄及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较前缓解( 图10 )。
黄超,王红阳,李立群. 支气管动脉畸形致咯血及纵隔血肿一例[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9):695-696.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5.09.018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