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
支气管动脉畸形致咯血及纵隔血肿一例
黄超
王红阳
李立群
作者及单位信息
·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5.09.018
0
0
0
0
0
0
PDF下载
APP内阅读
摘要

患者男,55岁,因"胸痛、咯血、呼吸困难1 d"于2014年11月22日入院。患者入院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症状,胸痛持续时间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呈闷痛,与呼吸无关,无放射;咯满口鲜血,量约60 ml;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无发热、心悸、晕厥、休克等症状。否认结核和支气管扩张病史,无咯血史。体检:体温36.5 ℃,脉搏76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170/9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颜面、口唇及四肢红润,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呼吸动度及叩诊无明显异常,双肺呼吸音粗,心音P2>A2,P2亢进,双下肢无水肿。2014年11月22日胸部CT示:(1)左肺门增大,左肺支气管受压变窄,左肺呈阻塞性肺炎改变;(2)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并与支气管食管分界不清( 图1图2 )。查血D–二聚体为3.28 mg/L;血常规示:白细胞11.8×10 9/L,中性粒细胞为0.90%,血小板264×10 9/L;肝功能、血气分析大致正常;男性肿瘤系列阴性。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3 g,2次/d)抗炎,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0.5 g止血,泮托拉唑钠80 mg抑酸保护胃黏膜等综合治疗。应用止血药物后患者仍有咯血,于2014年11月22日行胸部CT平扫+增强示:(1)考虑右肺支气管动脉畸形,伴左肺门区–纵隔内血肿形成;(2)左肺支气管受压及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 图3 , 图4 , 图5 , 图6 )。于2014年11月24日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发现右侧支气管动脉明显增粗,迂曲,同时可见对比剂外溢,予以弹簧圈栓塞治疗,再次造影示栓塞成功( 图7图8 )。术后患者未再咯血,继续抗感染治疗。明确诊断:(1)右肺支气管动脉畸形;(2)左侧阻塞性肺炎。患者于2014年11月28日晚间出现胸前区撕裂性疼痛,次日复查胸部增强CT示:(1)支气管动脉起始部致密影,符合术后改变;(2)左肺门区–纵隔内血肿较前缩小,左肺支气管受压变窄较前缓解,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较前进展( 图9 )。1 d后患者胸前区疼痛缓解,未再咯血,于2014年12月3日出院。2015年4月29日患者来院复诊,诉术后未再咯血,复查胸部CT平扫示:左肺门区–纵隔内血肿较前吸收,左肺支气管受压变窄及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较前缓解( 图10 )。

引用本文

黄超,王红阳,李立群. 支气管动脉畸形致咯血及纵隔血肿一例[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9):695-696.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5.09.018

PERMISSIONS

Request permissions for this article from CCC.

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患者男,55岁,因"胸痛、咯血、呼吸困难1 d"于2014年11月22日入院。患者入院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症状,胸痛持续时间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呈闷痛,与呼吸无关,无放射;咯满口鲜血,量约60 ml;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无发热、心悸、晕厥、休克等症状。否认结核和支气管扩张病史,无咯血史。体检:体温36.5 ℃,脉搏76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170/9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颜面、口唇及四肢红润,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呼吸动度及叩诊无明显异常,双肺呼吸音粗,心音P2>A2,P2亢进,双下肢无水肿。2014年11月22日胸部CT示:(1)左肺门增大,左肺支气管受压变窄,左肺呈阻塞性肺炎改变;(2)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并与支气管食管分界不清( 图1图2 )。查血D–二聚体为3.28 mg/L;血常规示:白细胞11.8×10 9/L,中性粒细胞为0.90%,血小板264×10 9/L;肝功能、血气分析大致正常;男性肿瘤系列阴性。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3 g,2次/d)抗炎,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0.5 g止血,泮托拉唑钠80 mg抑酸保护胃黏膜等综合治疗。应用止血药物后患者仍有咯血,于2014年11月22日行胸部CT平扫+增强示:(1)考虑右肺支气管动脉畸形,伴左肺门区–纵隔内血肿形成;(2)左肺支气管受压及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 图3 , 图4 , 图5 , 图6 )。于2014年11月24日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发现右侧支气管动脉明显增粗,迂曲,同时可见对比剂外溢,予以弹簧圈栓塞治疗,再次造影示栓塞成功( 图7图8 )。术后患者未再咯血,继续抗感染治疗。明确诊断:(1)右肺支气管动脉畸形;(2)左侧阻塞性肺炎。患者于2014年11月28日晚间出现胸前区撕裂性疼痛,次日复查胸部增强CT示:(1)支气管动脉起始部致密影,符合术后改变;(2)左肺门区–纵隔内血肿较前缩小,左肺支气管受压变窄较前缓解,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较前进展( 图9 )。1 d后患者胸前区疼痛缓解,未再咯血,于2014年12月3日出院。2015年4月29日患者来院复诊,诉术后未再咯血,复查胸部CT平扫示:左肺门区–纵隔内血肿较前吸收,左肺支气管受压变窄及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较前缓解( 图10 )。
2014年11月22日胸部CT示左肺门增大,左肺支气管受压略变窄,左肺门及纵隔区多发结节样软组织密度灶,并与支气管食管分界不清,考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 2014年11月22日胸部CT平扫+增强示左肺支气管受压及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较前明显,左肺门区–纵隔内不规则高密度影内可见明显强化影,与同层面支气管动脉强化程度一致,提示为对比剂外溢 2014年11月22日胸部CT增强MIP重建示右肺支气管动脉迂曲,增粗,并有对比剂外溢 2014年11月24日支气管动脉造影示右侧支气管动脉明显增粗,走行迂曲,可见对比剂外溢 2014年11月24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再次造影示迂曲血管团消失 2014年11月29日左肺门区–纵隔内血肿较前缩小,左肺支气管受压变窄较前缓解,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较前进展 2015年4月29日左肺支气管受压变窄及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较前缓解
讨论
大咯血是呼吸科常见危重症,是指咯血量>500 ml或一次咯血量>300 ml [ 1 ],引起咯血原因很多,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及肿瘤等,而支气管动脉畸形咯血伴纵隔血肿的病例并不多见。
正常支气管动脉多在胸5/6椎间隙水平自胸主动脉发出,沿支气管延续入肺并反复分支,起始部分直径均<2.0 mm。其为肺组织的营养血管,压力高,一旦出血,往往量大难以控制,在咯血患者中责任血管大多来自支气管循环 [ 2 ],但由支气管血管畸形所致咯血者并不多见。
支气管动脉畸形为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 [ 3 ],多发生于右侧上下支气管动脉。本病发病年龄较小,多表现为原因不明的、难以控制的大咯血 [ 4 ],缺乏特异性,很难做出明确诊断,X线胸片、CT等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线索,但仍不能确诊,气管镜偶可发现异常,但有活检致大咯血可能,随着对支气管血管畸形的认识逐渐增强,证实支气管动脉造影是确诊金标准 [ 5 ]。其直接征象为造影剂外溢,但敏感度不高;间接征象为支气管动脉扩张、血管增多、增粗 [ 6 ],血管交织网状分布,或可见支气管循环–肺循环分流 [ 7 ]
本例患者出现巨大纵隔血肿,易被误诊为纵隔肿瘤,包括胸腺瘤、恶性淋巴瘤、生殖类肿瘤(成熟畸胎瘤、精原细胞瘤、卵黄囊瘤等)。胸腺瘤是原发于前纵隔内最多见的肿瘤,其发病率低,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常伴有重症肌无力、血液系统疾病等,CT表现多为纵隔区密度均匀的肿块,增强扫描一般为均匀强化 [ 8 ];恶性淋巴瘤在CT上大多表现为前中纵隔多发软组织结节影及肿块,多数密度均匀,少见坏死 [ 9 ];成熟畸胎瘤典型的CT表现为前纵隔肿瘤内出现脂肪、钙化及软组织等多种密度 [ 9 ];恶性生殖类肿瘤以精原细胞瘤最常见,好发于男性青少年前纵隔,典型CT表现为前中上纵隔内大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肿瘤浸润生长,大血管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肿瘤内部可有坏死灶 [ 10 ];卵黄囊瘤多发生于生殖腺,原发于纵隔的较为少见,多发生于青少年男性,胸部CT可见团块状影,常侵犯胸膜等周围组织,多数血清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 [ 11 ]
对于支气管动脉畸形所致大咯血的治疗,目前首选方法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血成功率高达90%以上 [ 12 ],支气管动脉畸形所致咯血起病急骤,内科保守治疗往往难以奏效,传统外科治疗亦受到诸多因素限制,风险性高,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定位准确、迅速,故成为目前治疗首选。应用于治疗咯血的栓塞材料通常有明胶海绵、PVC颗粒、弹簧钢圈等,具体选择何种栓塞材料,还要根据病情、病变靶血管以及所选择的导管形态来确定。有报道称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的成功率高达73%~99%,但仍有10%~55.3%的复发率 [ 13 ],与栓塞材料、技术方法和原发病因及其控制程度等有关。栓塞术后可出现胸疼等症状,应与病变附近组织血供被突然阻断导致暂时性缺血有关 [ 14 ],往往无需特殊处理或只需对症处理,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脊髓损害,如横贯性脊髓炎,主要是因栓塞的支气管动脉与脊髓动脉存在交通支,栓塞时应超选择绕开交通部位以免发生截瘫 [ 15 ]
综上所述,支气管动脉畸形并不常见,常致大咯血,而本例患者又同时出现纵隔内巨大血肿,可压迫周围组织,若出现纵隔摆动刺激交感神经干可出现心脏骤停,应引起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重视,若怀疑存在支气管动脉畸形,须立即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并及时予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参考文献
[1]
Brown HA , Aruny JE , Elefteriades JA ,et al. Subclavian aneurysm presenting with massive hemoptysis: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Int J Angiol, 2013,22(1):69-74.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
Walker CM , Rosado-Christenson-ML , Martínez-Jiménez S ,et al. Bronchial arteries: anatomy, function, hypertrophy, and anomalies[J]. Radiographics, 2015,35(1):32-49.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
Sharifi M , Messersmith R , Newman B ,et al. Bronch-i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in a child with hemoptysis[J]. Angiology, 1996,47(2):203-209.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4]
卢增新赵振华支气管动脉畸形大出血成功栓塞治疗1例[J]国际呼吸杂志 201333(16):1279-1280.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5]
王学静贾广志李建明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318(8):1428-1429.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6]
Khalil A , Fartoukh M , Bazot M ,et al. Systemic arterial embo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optysis:initial experience with ethylenevinyl alcohol copolymer in 15 cases[J]. AJR Am J Roentgenol, 2010,194(1):W104-110.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7]
Brown AC , Ray CE . Anterior spinal cord infarction following bron 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J]. Semin Intervent Radiol, 2012,29(3):241-244.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8]
齐大鹏纵隔胸腺瘤CT诊断与临床表现分析[J]求医问药 201311(3):194-195.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9]
贾鑫鑫程涛多层螺旋CT对纵隔肿瘤的诊断评价[J]临床肺科杂志 201419(9):1658-1660.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0]
刘仁伟冯丰坔刘年元纵隔原发性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228(6):1131-1134.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1]
丁伟前纵隔卵黄囊瘤CT误诊1例[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2):94.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2]
Alexander GR . A retrospective review comparing the treatment outcomes of emergency lung resection for massive haemoptysis with and without preoperative 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J].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14,45(2):251-255.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3]
Kim JY , Oh JH , Kim GT ,et al. Endoscopic cry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epistaxis due to 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J]. J Craniofac Surg, 2014,25(2):e120-e122.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4]
童玉云王家平侯凯超选择性靶血管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大咯血体会[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231(2):265-268.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5]
Chun JY , Morgan R , Belli AM . Radiological management of hemoptysis: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diagnostic imaging and bronch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J]. 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 2010,33(2):240-250.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备注信息
A
李立群;Email: mocdef.3ab61nmnafiL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文档即答
智问智答
机器翻译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SparkDesk 用户协议》 | 《SparkDesk 隐私政策》

网信算备340104764864601230055号 | 网信算备340104726288401230013号

技术支持: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