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随笔
中国大陆首例有病理诊断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病例的发现过程
刘又宁
作者及单位信息
·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5.04.001
1629
144
0
0
2
1
PDF下载
APP内阅读
摘要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人种相关性疾病,首先在日本发现。因欧美国家几乎无此病,多年后才被国际学术界认可。DPB也被称为亚洲人的疾病,但在我们的病例报告之前,中国大陆尚未报道有病理诊断的DPB病例。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大陆无病例报告,却又被称作亚洲人的疾病显然有些不妥,发现红霉素疗法的日本昭和大学工藤教授为此很是心焦,于是国内由朱元珏教授牵头与日本专家共同成立了协作组,旨在尽早发现中国大陆DPB患者。

引用本文

刘又宁. 中国大陆首例有病理诊断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病例的发现过程[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4):241-241.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5.04.001

PERMISSIONS

Request permissions for this article from CCC.

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人种相关性疾病,首先在日本发现。因欧美国家几乎无此病,多年后才被国际学术界认可。DPB也被称为亚洲人的疾病,但在我们的病例报告之前,中国大陆尚未报道有病理诊断的DPB病例。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大陆无病例报告,却又被称作亚洲人的疾病显然有些不妥,发现红霉素疗法的日本昭和大学工藤教授为此很是心焦,于是国内由朱元珏教授牵头与日本专家共同成立了协作组,旨在尽早发现中国大陆DPB患者。
迫于朱教授的"无形压力",我委托呼吸科胡红教授去放射科查阅我院多年来积累的大量胸部X线及CT档案,重点是肺部有弥漫性小结节、类似小叶中心肺气肿影像学改变且相对稳定、既不能治愈又无大变化的病例。不辞辛苦的胡教授终于在堆积如山的CT片中找到1例高度可疑的病例。该患者由于常年疾病的折磨,已失去自主生活能力,长时间卧床,严重低氧血症,痛苦万分,甚至不止一次有过轻生的念头。该患者也曾多次在我院干部病房住院,翻开他既往的出院诊断,有些让人哭笑不得。因当时尚没有DPB这一概念,或虽已有但包括医生在内的绝大多数人并不知晓,所以凡与DPB类同的疾病都被诊断或怀疑过,如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粟粒性肺结核、矽肺、细支气管肺泡癌、血行播散肺癌、肺结节病及肺间质纤维化等。为此,我们决定将其从东北接来,收到我科进一步检查、确诊。
入院后肺功能、血冷凝集试验、鼻窦X线及胸部CT检查等所有辅助检查结果都支持DPB的诊断,因此在试验克拉霉素治疗的同时,找到患者外院的TBLB病理切片拿到我院病理科会诊,参照文献描述,病理科认为符合DPB的诊断。克拉霉素治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戏剧性效果,患者咳痰、活动能力、PaO 2、甚至VC、FEV 1及胸部CT均有明显的改善。因支气管镜肺活检的标本量小,即使临床符合,也只有1/3左右的患者可确诊。幸运的是,该患者的TBLB病理也得到了日本权威病理专家的确诊。该病例首先发表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1 ],后来又在日本 Thearaputic Research杂志上发表 [ 2 ],为DPB是亚洲特有疾病的观点提供了初步证据。当时中国大陆发现的第一批DPB患者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几乎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后来我们又总结了6例发表在《中华内科杂志》 [ 3 ],开创了中国大陆DPB诊治的新阶段,并首先证实,除十四元环大环内酯外,十五元环大环内酯对DPB也有效 [ 3 ]
DPB是一种很奇怪的疾病,从发现、不治到可治甚至有一些传奇色彩。笔者十分佩服的是,在欧美国家的权威们同声不承认有此独立疾病的20多年间,日本学者们仍不懈地坚持,不断寻找新的证据,最终得到了世界的公认。据说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法起源于一位日本老医生的误治:他给某位咳浓痰的DPB患者用大环内酯类治疗,但忘记了停用,结果患者病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改善,由此发现了这一临床十分有效的革命性治疗手段。在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法发现前,DPB患者一旦出现呼吸衰竭,其5年生存率不足10%,有了此疗法后其生存率高于90%。工藤教授具体验证、总结了该疗法,仅在日本就拯救了数以万计DPB患者的生命。
必然往往源自偶然;只要自己认准了的事,不管反对的声音有多大,反对者有多权威,一定要坚持到底,直到水落石出!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参考文献
[1]
刘又宁,胡红,蔡祖龙.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一例[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6,19(2):118.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
胡红,刘又宁. 中国大陸で初めて臨床診断これた, Clarithromycineが奏效かしたでまん性汎钿気管支炎の一例[J]. Therapeutic Reasearch, 1996,17(5):339.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
刘又宁,胡红,张金铭. 十四及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六例[J]. 中华内科杂志, 1999,38(9):622-624.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文档即答
智问智答
机器翻译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SparkDesk 用户协议》 | 《SparkDesk 隐私政策》

网信算备340104764864601230055号 | 网信算备340104726288401230013号

技术支持: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