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海经》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先秦古籍,是先秦一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百科全书,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同时也保留了诸多医学、哲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的资料,具体内容涉及到宗教、历史、动物、植物、矿物、药物等多方面。《山海经》中所记载的诸多药物与现代意义上的中药有较大差异。涉医神兽是指由鬼神幻化而来、具有神话色彩、形状怪异、治疗某些疾病具有特殊疗效的动物。笔者拟对《山海经》中有关涉医神兽的记载略作探讨。
引用本文
海霞,陈红梅. 《山海经》中涉医神兽的探究[J]. 中华医史杂志,2016,46(4):247-250.
DOI:10.3760/cma.j.issn.0255-7053.2016.04.011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山海经》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先秦古籍,是先秦一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百科全书,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同时也保留了诸多医学、哲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的资料,具体内容涉及到宗教、历史、动物、植物、矿物、药物等多方面。《山海经》中所记载的诸多药物与现代意义上的中药有较大差异。涉医神兽是指由鬼神幻化而来、具有神话色彩、形状怪异、治疗某些疾病具有特殊疗效的动物。笔者拟对《山海经》中有关涉医神兽的记载略作探讨。
1.《山海经》中涉医神兽的内容
1.1 涉医神兽的名称
托名禹、益的《山海经》记载一些植物、矿物及动物名,亦多兼记其味、嗅及形状等
[
1
],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药物学知识。有学者统计,书中记载动物药76种(兽类19种、鸟类27种、鱼龟类30种),植物药54种(其中木本24种、草本30种),矿物药及其他7种,共计137种
[
2
]。笔者再次统计,其中涉医神兽68种(兽类18种、两栖类3种、鱼类24种、鸟类23种)。兽类有:狌狌、鹿蜀、类、猼訑、孟槐、九尾狐、羬羊、谿边、天狗、讙、耳鼠、领胡、蜚、
、朏朏、蠪蚳、獜、
;两栖类有:旋龟、三足龟、三足鳖;鱼类有:鯥、赤鱬、虎蛟、文鳐鱼、冉遗、滑鱼、鯈鱼、何罗鱼、鳛鳛鱼、
鱼、
鱼、鮨鱼、人鱼、
父之鱼、箴鱼、珠蟞鱼、鱃魚、茈鱼、豪鱼、飞鱼、修辟鱼、鯩鱼、鰧鱼、
鱼。鸟类有:
、灌灌、
渠、肥遗、橐
、栎、数斯、讙、鵸鵌、当扈、
、白鵺、
、嚣、鶌鶋、黄鸟、絜钩、鴢、鴏鸟、鸰
、跻踵、鴣
、青耕。
1.2 涉医神兽的相关信息
《山海经》较为详明地记载了涉医神兽的产地、名称、形态、味道、药效或主治。
例如《山海经·西山经》卷2:"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
[
3
]
29即"观水"发源于"泰器山",之后向西注入"流沙",流经"流沙"时生长了许多文鳐鱼,指出了神兽的产地;该鱼形状像鲤鱼,鱼的身子,鸟的翅膀,苍色斑纹,白色的脑袋,红色的嘴壳,记载了神兽的形态;它的味道酸中带甜,记载了该神兽的味道;吃了它可以制止癫狂病,记载了该神兽可治疗癫狂病。
再如《山海经·东山经》卷4:"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无草木。澧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其中多珠蟞鱼,其状如肺而四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
[
3
]
94即发源于"葛山"头的"澧水",在流入"余泽"时生长了很多珠蟞鱼,记载了神兽的产地;该鱼形状像1片肺叶,4只眼睛,6只脚,从足里吐出青碧色珠子来,记载了神兽的形态;它的味道酸中带甜,记载了该神兽的味道;人吃了它可以防治麻风病,记载了该神兽可防治麻风病。
又如《山海经·中山经》卷5:"又东十五里,曰渠猪之山,其上多竹。渠猪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是多豪鱼,状如鲔,而赤喙赤尾赤羽,可以已白癣。"
[
3
]
110发源于"渠猪山"的"渠猪水",在向南注入的"黄河"里生长了大量豪鱼,记载了神兽的产地;该鱼的形状像鲔鱼,长着红色的嘴巴、尾巴、羽毛,记载了该神兽的形态;人吃了它就能治愈白癣病,记载了该神兽可治疗白癣病。
总之,《山海经》中68种涉医神兽的记载反映了先秦时期最初级、最原始的动物药知识。不同的神兽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不同水域生活不同的鱼类、两栖类;不同山脉生长着不同的鸟类、兽类。不同涉医神兽对某些疾病具有特殊的疗效,如可以宜子孙、御百毒、不蛊、不疥、不肿、不骚、已腊、已疠、已狂、已癣、无痴疾、无大疾、无蛊疾等。同时,这些对涉医神兽的产地、生境、形态、主治等信息的记载,为疾病的治疗、药物采集与鉴别提供了参考。
2.《山海经》中涉医神兽的分类
《山海经》中68种涉医神兽能够治疗某些疾病并具有特殊疗效。依据其药用功效主要分为补益、开窍、消肿、祛风、祛湿、退黄、驱虫、清热解毒、调节情志9类。
2.1 补益类
补益神兽,有狌狌、鴢、鹿蜀等。如《山海经·南山经》卷1:"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枢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
3
]
2即"杻阳山"有种野兽,样子像马,脑袋是白色的,身上的花纹像虎纹,尾巴是红色的,叫声如人在吟唱,名为鹿蜀。如果佩戴其皮毛制成的饰物,有利于生育。
2.2 开窍类
开窍神兽,有白鵺、
鱼、鶌鶋、领胡、文鳐鱼、鮨鱼等。如《山海经·北山经》卷3:"诸怀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嚣水。其中多鮨鱼,鱼身而犬首,其音如婴儿,食之已狂。"
[
3
]
60即"诸怀水"中有很多鮨鱼,该鱼有普通鱼的身体,狗的脑袋,叫声似婴儿啼哭,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疯癫病。
2.3 消肿类
消肿神兽,有虎蛟、鯥、耳鼠、鵸鵌、三足龟等。如《山海经·中山经》卷5:"又东五十七里,曰大苦之山,……其阳狂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三足龟,食者无大疾,可以已肿。"
[
3
]
125即"狂水河"中有很多三足龟,吃了它的肉就不生大病,还能消除痈肿。
2.4 祛风类
祛风神兽,有肥遗、獜、珠蟞鱼、
等。如《山海经·北山经》卷3:"又北二百里,曰蔓联之山,……有鸟焉,群居而朋飞,其毛如雌雉,名曰
,其鸣自呼,食之已风。"
[
3
]
59即"蔓联山"中有种鸟,喜欢成群栖息或结队飞行,名为
,吃了它的肉可以治愈风痹病。食用
鸟,在治疗风痹病方面具有特殊疗效。
2.5 祛湿类
祛湿神兽,有
鸟。如《山海经·中山经》卷5:"东三百里,曰首山,……其阴有谷,曰机谷,多
鸟,其状如枭而三目,有耳,其音如録,食之已垫。"
[
3
]
119即"首山"阴面的"机谷"有许多
鸟,形如猫头鹰,长着3只眼睛,有耳朵,啼叫和鹿鸣差不多,吃了它可以治疗湿气病。
2.6 退黄类
退黄神兽,有鳛鳛鱼、讙等。如《山海经·西山经》卷2:"西水行百里,至于冀望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
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
[
3
]
33即"冀望山"有种野兽形似野猫,1只眼睛,3条尾巴,名为讙,鸣声能够压倒百种动物齐鸣,吃了它的肉可以治黄疸病。
2.7 驱虫类
驱虫神兽,有肥遗、谿边、九尾狐等。如《山海经·西山经》卷2:"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谿边,席其皮者不蛊。"
[
3
]
22即"天帝山"有种野兽,形状像狗,名为谿边,用它的皮毛做坐垫不受蛊毒。
2.8 清热解毒类
清热解毒神兽,有滑鱼、鵸鵌、何罗鱼、鰧鱼、赤鱬等。如《山海经·南山经》卷1:"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
3
]
3即"青丘山"附近的水里有大量的赤鱬,形状像鱼,有着一张人样的脸,声音像鸳鸯,吃了它可以不生疥疮。
2.9 调节情志类
调节情志神兽,有猼訑、
、冉遗鱼、朏朏、蠪蚳、
鱼、三足鳖、鯈鱼等。如《山海经·北山经》卷3:"又北三百里,曰带山,……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其中多鯈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
3
]
57即"带山"的"芘湖"中有很多鯈鱼,形如鸡,长着红色的羽毛,3条尾巴,6只脚,4个脑袋,叫声如鹊鸣,吃了它的肉可以消除人的忧愁。这类药物在《山海经》涉医神兽中明显偏多,这与"神兽"主治心理疾病有关。
3.《山海经》中涉医神兽所治的疾病
《山海经》中涉医神兽的相关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秦时期民众日常所遇,或能识别、论治、预防的多种疾病。笔者分内外2科来探讨68种涉医神兽所能治疗的疾病。
3.1 内科疾病
《山海经》中涉医神兽治疗的内科疾病有:痹病、脾胃病、肝胆病、神志病,以神志病居多。具体如下:
痹病:
,食之已风。獜,食者不风。
脾胃病:嚣,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
父之鱼,食之已呕,可以治疗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疾病。育沛,佩之无瘕疾,佩戴由其制成的饰物,可以杀死腹中寄生虫,治疗胃腹胀痛。耳鼠,食之不
,可以缓解胃腹鼓胀。
肝胆病:讙,服之已瘅。鳛鳛鱼,食之不瘅。
神志病:文鳐鱼,食之已狂;白鵺,食之已痸。领胡,食之已狂。鮨鱼,食之已狂。鵸鵌,服之使人不厌。鸰
,服之不眯。冉遗鱼,食之使人不眯。蠪蚳,食之不眯。人鱼,食之无痴疾。鶌鶋,可以已寓(愚)。
3.2 外科疾病
《山海经》中涉医神兽治疗的外科疾病涉及肛肠病、皮肤疾病、疮疡疾病、瘿瘤病等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具体如下:
肛肠病:虎蛟,可以已痔。栎,食之已痔。飞鱼,食之已痔衕。
皮肤疾病:滑鱼,食之已疣。
鱼,食之已疣。鱃鱼,食者不疣。豪鱼,可以已白癣。修辟鱼,食之已白癣。肥遗,食之已疬。
疮疡疾病:赤鱬,食之不疥。何罗鱼,食之已痈。鰧鱼,食者不痈。
瘿瘤疾病:数斯,食之已瘿。
,食之已瘿。
总之,《山海经》中68种涉医神兽涉及内外科8类疾病的治疗。
4.《山海经》中涉医神兽的药用方法
《山海经》中68种涉医神兽治疗、预防疾病的方法有多种,具体如下。
4.1 内服
4.2 涂抹
《山海经》中以涂抹由神兽制成的药膏来治疗、预防疾病的涉医神兽有羬羊。如《山海经·西山经》卷2:"西山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
[
3
]
20即"钱来山"有种野兽,名为羬羊,它的油脂可以用来滋润干裂的皮肤。
4.3 佩与席
《山海经》中以佩戴由神兽制成的饰物来治疗、预防疾病的涉医神兽有育沛、旋龟、灌灌3种。如《山海经·南山经》卷1:"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怪水出焉,而东流流注于宪冀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玄龟,其音如判木,可以为底,佩之不聋。"
[
3
]
2即"怪水"之中多旋龟,佩戴由其制成的饰物,耳朵不会聋,还可以治疗足底的老茧。
《山海经》中以使用由神兽制成的药席来治疗、预防疾病的涉医神兽有谿边。如《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谿边,席其皮者不蛊。"
[
3
]
22即"天帝山"有种野兽,名为溪边,用它的皮毛做席不受蛊毒。
4.4 饲养的涉医神兽
《山海经》中以饲养来治疗、预防疾病的涉医神兽有天狗、孟槐、朏朏、青耕4种。如《山海经·中山经》卷5:"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榖。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鬃,名曰朏朏,养之可以已忧。"
[
3
]
111即"霍山"之上有种野兽,名为朏朏,人饲养它可以消除忧愁。
综上,《山海经》中涉医神兽的药用方法主要分为食用神兽之肉、涂抹神兽制成的药膏、佩戴神兽所制成的饰品、枕卧神兽皮毛、饲养神兽等5种方式来治疗、预防疾病。
5.《山海经》中涉医神兽与预防保健思想
《山海经》记载68种涉医神兽在21种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特殊疗效。从中可以找到原始社会遗留下的民间防治疾病的方法。
《山海经》中预防疾病的药物主要分为5类:①防虫类有育沛(无瘕疾),九尾狐、谿边(不蛊),耳鼠(不
),
鱼(无蛊疾),三足鳖(无蛊疫);②防疫类有箴鱼(无疫疾),珠蟞鱼(无疠),青耕(御疫),三足龟(无大疾);强壮类有
(不卧),鯩鱼(不睡),灌灌(不惑),鶌鶋(不饥),人鱼(无痴疾),猼訑(不畏),橐
(不畏雷),类(不妒),鵸鵌(不厌);③防五官病类有当扈(不眴目),鴣
(不灂),冉遗鱼、蠪蚳;皮肤、鸰
(不眯),旋龟(不聋);④防皮肤病类有赤鱬(不疥),茈鱼(不骚),鯥(无肿疾),鵸鵌(不疽),鱃魚(不疣);⑤防脏器病有茈鱼(不屁),讙(已瘅),鳛鳛鱼(不瘅)。《山海经》中多使用"不""无""御"字来表示神兽药物所能预防的疾病。
《山海经》中记载的2类疾病的预防值得注意:①虫类疾病。《中山经》中记载鼓胀即虫胀病,由此说明蛊疫在西北地区流行广泛,疫情危急,而在东南地区很少提及。通过食用育沛、九尾狐、耳鼠、
鱼、三足鳖,席用谿边皮来治疗;②季节性疾病。四季的流行疾病多由气候的反常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与季节交替时的细菌繁殖和人的饮食起居大有关系。如冬季的白喉、夏季的痒疥。先民总结出这些季节性疾病的防御法。其中大多数传染疾病的预防主要是通过饮食,即吃神兽的肉,从而达到避疫之效。
6.结语
通过《山海经》中涉医神兽的探究,可知《山海经》中对68种涉医神兽的产地、名称、形态、味道、药效或主治予以记载。依据药用功效可分为补益、清热解毒、安神等9大类,依照其所主治的疾病又可分内外科8类疾病,主要有内服、涂抹、饲养等5种使用方法。涉医神兽反映了先秦时期的预防医学思想,即《山海经》中"寻求防治疾病的方法、材料较为丰富、具体,用药多是巫术一类"
[
4
]
15,但是也有先民在实践中累积的医学经验和知识。至于这些医学经验和知识,以及涉医神兽与巫术的具体关系,尤其是其中的细节,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2]
[3]
[4]
备注信息
A
陈红梅
B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201510063031)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
小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