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中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商榷"的回复
·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7.08.024
2554
478
0
0
5
0
APP内阅读
摘要
陈云峰医生:您好!
引用本文
李文慧. 关于"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中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商榷"的回复[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40(8):640-640.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7.08.024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陈云峰医生:您好!
非常感谢您对"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
1
]中关于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推荐提出看法。您的研读、探讨精神可嘉!
2013年《欧洲呼吸病杂志》发表的Salih等[
2
]的荟萃分析"Simplification of the IDSA/ATS criteria for severe CAP using meta-analysis and observational data"是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推荐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诊断标准的重要证据依据(证据等级Ⅱ,强推荐),我们认同您来信中的"理由"2和3对于原文的翻译,但认为您对该综述作者的研究目的及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推荐的解读略有偏颇。
Salih等研究的目的是在不降低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风险及入住ICU风险预测效力的前提下,简化诊断标准,使其更适合急诊一线医生的常规广泛应用。研究的结论是,IDSA/ATS关于SCAP的诊断标准可以简化。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的颁布,旨在更好地指导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诊治工作,希望一线临床医生学习指南并积极实践指南的推荐,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能力[
3
],因此,在指南制定过程中,专家组本着既要严格遵循询证医学证据,又要贴近我国国情,使指南科学性和实用性兼备的原则,明确提出了SCAP的诊断标准。
研究结果显示,与肺炎死亡及预后相关的参数多达40余项,且不断有新的生物标志物被证实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后相关,但任何单一因素都不能独立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死亡风险;包含较多参数的复杂评估方式可以获得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临床使用困难。对于SCAP诊断标准的推荐,除了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外,可操作性、是否适用于基层一线医生也是指南专家组考量的要素之一。专家组基于GRADE方法,对SCAP诊断标准做出推荐,并将经荟萃分析提示且在美国IDSA 2007版指南中诊断SCAP的次要标准中发生率相对较低的3条,如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109/L)、血小板减少(计数<10×109/L)、深部体温<36 ℃简化,旨在方便一线临床医生应用。虽然指南未罗列与判断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度相关的其他临床指标(如动脉血pH值降低、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状态等),但本指南强调了评价体系的"辅助"功能和医生结合临床经验作出判断的重要性(证据等级Ⅱ,强推荐)。指南同时列表介绍了其他常用评估系统,包括2个各具特色的重症肺炎评估系统(CURXO评分,SMART-COP评分),供临床医生参考借鉴。
指南具有时限性,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及高质量临床研究数据的积累而不断更新。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的推荐,为中国SCAP诊断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标准,有助于中国SCAP的临床研究,包括以优化SCAP标准或建立中国自己的诊断标准为目的的探索。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已是订阅账户?
登录
参考文献
[1]
[2]
[3]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
小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