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或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一直是临床和影像学诊断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 1 , 2 ] 。传统的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由于单纯根据胸部CT阅片协助判断病灶位置,因此检查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对周围型肺结节诊断率相对较低。此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导致气胸、猝死的发生风险较高 [ 3 , 4 ] 。虚拟支气管镜导航系统(virtual bronchoscopy navigation,VBN),包括Directpath VBN、Lungpoint VBN和电磁导航系统(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ENB),是一种基于CT的新型虚拟成像技术 [ 5 ] ,其中电磁导航是在微磁场上的实时导航,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虚拟导航。通过图像识别技术,VBN可以建立虚拟支气管路径,同时联合C型臂X线透视(X-ray fluoroscopy,X-Flu)或径向超声内镜(radial probe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RP-EBUS)等将支气管镜引导到目标病灶,能大大提高活检、穿刺部位的准确性并减少创伤性。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尝试在VBN辅助下经支气管镜行肺活检术,本文就VBN的诊断应用综述如下,旨在评估VBN联合EBUS或X-Flu对肺周围型病灶(peripheral pulmonary lesions,PPLs)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推动肺外周病变的快速诊断相关研究的发展。
陈文芳,钟志成,黄佩,等. 支气管镜导航系统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40(8):622-625.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7.08.016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