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
环境样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果评估及处置建议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28(3) : 177-18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092.2021.03.001
摘要

核酸检测作为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的主要手段,在国内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国内本土病例的动态"清零"和对病毒经物品传播风险的深入认识,"人物同防"已成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重点,环境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监测成为常态化防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然而,由于新冠疫苗接种和相关科学研究的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环境监测屡屡出现"假阳性",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困扰。本文通过分析文献资料,总结疫情防控经验,对核酸检测方法、环境核酸污染来源、鉴别方法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应对策略,供处理相关疫情参考。

引用本文: 李夫, 张代涛, 贾蕾, 等.  环境样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果评估及处置建议 [J] .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 28(3) : 177-18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092.2021.03.00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1728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仍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截至2021年5月,SARS-CoV-2已导致超过1亿5千万人感染,超过319万人死亡。随着国内本土病例的动态"清零",以及对病毒经污染物品传播风险的深入认识,"人物同防"已成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重点。"人物同防"既要盯紧"人",也要聚焦"物",一方面通过敏感高效的监测系统监控重点人群、重点物品和重点场所,多渠道监测预警,力图早期发现疫情;另一方面在疫情出现时快速发现感染者,划定风险区域,追踪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调溯源。在这一系列防控策略措施中,环境SARS-CoV-2核酸监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环境核酸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毒污染的物品及环境,在疫情出现前或疫情初期阻断传播。而在疫情发生后,通过环境样本检测可评估病毒污染范围,科学预测预警;辅助疫情溯源,锁定传播源头。然而,在实际防控工作中,由于SARS-CoV-2疫苗接种和相关科学研究等,导致的环境SARS-CoV-2核酸检测"假阳性"问题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困扰。因此,需根据具体情境,对环境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开展准确评估,确定"真污染",排除"假阳性",为制定更加精准和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