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机器学习在角膜相关疾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38(09) : 804-808.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201-00045
摘要

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主要技术方向,可帮助眼科医生解读与分析成像设备产生的大量数据,简化诊疗过程。圆锥角膜的分类和早期诊断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应用实例。机器学习用于辅助诊断圆锥角膜的建模方式通常有神经网络法、决策树法,这些模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85%以上,但由于圆锥角膜的研究参数不一致,且缺乏公共数据集来衡量算法的优劣,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普遍推广。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评估存在数据量大、决策困难的临床问题,机器学习可辅助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屈光手术,其特异性、敏感性均在90%以上,并可通过术前各种眼部参数预测术后视觉质量。另外机器学习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计数、角膜上皮损伤程度评估方面都有应用。通过机器学习及大数据建模可协助医生进行角膜病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评估,为角膜病诊疗奠定数据基础。本文对近年来机器学习在角膜相关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引用本文: 张子俊, 梁庆丰. 机器学习在角膜相关疾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0,38 (09): 804-808.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201-0004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计算机研究领域的前沿学科,其目的是赋予计算机像人类一样的智力来解决实际问题[1]。人工智能的实现,机器学习是其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一些算法使计算机"学习"如何完成特定的任务。近年来,眼科影像学技术发展迅速,利用眼部图像提取有效数据、探寻疾病发展规律,是精准眼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机器学习可对眼科疾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眼部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寻找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建立起判读图像和预测诊断的模型,从而辅助临床医生实现眼病的精准诊断并给出临床建议。在角膜疾病评估诊断方面,已有多项研究将机器学习应用于圆锥角膜的早期诊断,角膜上皮、内皮细胞的计数和损伤评估,以及角膜屈光手术相关筛查等方面,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