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OPD-Scan Ⅲ测量角膜屈光力和散光的可重复性及其与Pentacam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39(3) : 238-242.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323-00134
摘要
目的

分析OPD-Scan Ⅲ测量角膜屈光力及散光的可重复性及其与Pentacam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方法

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8月于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就诊的屈光不正患者50例100眼,采用主觉验光测量受检者球镜度数、散光度数及轴位。分别采用OPD-ScanⅢ和Pentacam行角膜生物测量且连续测量3次,记录平坦轴角膜曲率(K1)、陡峭轴角膜曲率(K2)、散光度数、散光轴位、散光矢量参数J0(0°或180°轴位的Jackson交叉柱镜值)、J45(45°轴位的Jackson交叉柱镜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2种仪器测量数据的可重复性。分别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和Bland-Altman图表法分析2种仪器测量数据的差异、相关性及一致性。

结果

OPD-Scan Ⅲ测得K1、K2、散光度数及轴位、J0以及J45的ICC均>0.900;Pentacam测得散光度数的ICC为0.896,其余测量数据均ICC>0.900。OPD-Scan Ⅲ测量K2、散光度数、J0及J45值明显高于Pentacam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PD-Scan Ⅲ测量K1、K2、散光度数及轴位、J0和J45值与Pentacam的测量值均呈正相关(rs=0.981、0.982、0.900、0.737、0.921、0.703,均P<0.01)。OPD-Scan Ⅲ与Pentacam测量K1、K2、散光度数及轴位、J0及J45差值的95%一致性界限(LOA)分别为-0.52~0.50 D、-0.39~0.59 D、-0.37~0.48 D、-17.29°~20.38°、-0.12~0.24 D和-0.22~0.28 D。

结论

OPD-Scan Ⅲ在测量高度角膜散光患者的角膜屈光力及角膜散光度数时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其测量散光轴位的95% LOA较大,不能被临床所接受。

引用本文: 李盼盼, 袁幽, 黄黎黎, 等.  OPD-Scan Ⅲ测量角膜屈光力和散光的可重复性及其与Pentacam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 39(3) : 238-242.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323-0013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角膜占眼总屈光力的3/4,准确测量角膜屈光力、散光度数及轴位对角膜屈光手术参数设置和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计算(特别是散光型人工晶状体的型号及轴位的计算)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测量角膜屈光力的常用仪器包括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角膜曲率计、Lensar光学生物测量仪、VERION数字导航系统等。Pentacam在临床角膜屈光力测量上应用较为广泛,且已有大量研究证实Pentacam测量角膜屈光力及散光具有较高的准确性。OPD-ScanⅢ角膜/屈光分析仪是OPD-Scan系统的最新设备,集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自动验光、眼内散光等多功能于一身。该仪器不但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检查时间,提高诊疗效率。但OPD-Scan Ⅲ在临床上应用时间较短,目前针对其测量结果准确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对OPD-Scan Ⅲ测量角膜屈光力和散光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进行分析,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