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拉萨地区藏族成年人群眼球生物测量参数分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39(4) : 337-340.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10114-00035
摘要
目的

了解拉萨地区藏族成年人群眼球生物测量值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7年3—7月就诊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眼球生物测量的拉萨地区藏族成年白内障患者100例100眼,其中男51例,女49例;平均年龄(63.38±12.80)岁。以60岁为年龄界限划分,60岁以上57例57眼为老年组,60岁以下43例43眼为中青年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的测量,并对纳入人群与北京地区人群眼轴长度和不同年龄及性别人群眼球生物测量参数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拉萨地区藏族成年人群的平均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分别为(43.68±1.62)D、0.750(0.375,1.000)D、(3.05±0.41)mm和(23.07±0.86)mm。与北京地区人群相比,藏族成年人群眼轴长度明显偏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1)。老年组人群的角膜散光值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P<0.05);不同年龄组间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组前房深度、眼轴长度明显大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1、2.25,均P<0.05);不同性别组间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藏族成年人群眼轴长度偏短,前房偏深,老年人群角膜散光增加,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

引用本文: 刘江, 次仁琼达, 吴元, 等.  拉萨地区藏族成年人群眼球生物测量参数分析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 39(4) : 337-340.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10114-0003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3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29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藏族人群长期生活在高原,其生活、饮食习惯和平原地区的民族有差异。同时,高原地区日照强烈,空气稀薄,对长期生活在此的人群的部分生理结构有可能造成影响。眼球位于体表,其形态易受到生活习惯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有研究显示,北京地区人群的平均眼轴长度为(23.25±1.14)mm,但是我国国土辽阔,藏族人群的生活环境与汉族有所不同,其眼球的生物测量参数未见报道。本研究对拉萨地区藏族成年人群进行眼球生物测量,获取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参数,并分析年龄、性别对眼球参数的影响,以了解当地成年藏族人群的眼球生物学参数特征。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