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Crx-iCreERT2红色荧光报告人胚胎干细胞(ESCs)系及其3D视网膜类器官培养。
对H9细胞系靶位点序列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验证后,利用CRISPR/Cas9技术设计多条sgRNA并对其进行活性检测,根据活性、特异性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sgRNA。经酶切鉴定和测序确认打靶载体构建完成后,将打靶载体电转H9细胞系,在hES-ZLM-001基因Exon4和3’-非翻译区之间终止密码子前插入P2A-tdTomato-P2A-iCreERT2,进行药物筛选、阳性克隆富集。设计引物对目标区域进行PCR扩增并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和测序峰图选出纯合去抗性敲进阳性细胞克隆。培养所得1-A07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OCT4阳性细胞比例,采用细胞爬片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干细胞标志物SOX2、NANOG和SSEA4表达情况。采用核型分析方法检测细胞核型。应用3D培养技术获得视网膜类器官,于分化后不同时间点行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不同种类细胞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分布情况。
H9细胞系靶位点序列与Genebank和Ensembl所提供序列一致。根据H9细胞系靶位点序列共设计16条sgRNA,最终选择sgRNA8和sgRNA12作为sgRNA。电转后通过PCR筛选得到4个去抗性敲进阳性克隆,其中1-A07细胞系经流式细胞仪分析OCT4阳性细胞比例约为98.7%,所得细胞系外源性tdTomato-P2A-iCreERT2片段重组位置正确,正常表达干细胞标志物,核型分析结果正常。应用3D培养技术可定向诱导1-A07细胞系分化为表达tdTomato红色荧光的视网膜类器官。分化后30 d,出现BRN3A阳性神经节细胞、CALBINDIN阳性水平细胞、CHAT阳性无长突细胞,分化后45 d,出现RECOVERIN阳性光感受器细胞,分化后90 d出现PKCα阳性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分布于视网膜类器官深层,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双极细胞分布于中深层,光感受器细胞主要分布于顶层。
成功构建Crx-iCreERT2红色荧光报告人ESCs系,该细胞系可经3D培养诱导分化为表达tdTomato红色荧光的视网膜类器官。得到的视网膜类器官同人类正常视网膜的神经细胞组成一致,且发育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接近于正常的人类视网膜。该细胞系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帮助实现人类视网膜发育和疾病产生的相关研究,并促进致盲疾病治疗方法的开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Leber先天性黑矇、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均伴随光感受器功能障碍和丧失,最终导致视力障碍和盲。在疾病早期阶段,视网膜内尚有相当数量的光感受器细胞存在,将其作为靶细胞进行基因治疗和基因编辑是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在光感受器细胞已大量丧失的疾病晚期阶段,以恢复视网膜光敏性为目的的替代策略正处于探索阶段,包括光遗传工具、光敏开关、视网膜假体和光感受器移植,其中光感受器移植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再生策略,影响其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供体细胞的来源。视网膜变性疾病的细胞治疗中首选活性强、有丝分裂后的原代光感受器细胞,即光感受器前体细胞。移植后光感受器前体细胞较成熟的光感受器细胞有更高的存活率,在视网膜下间隙可有效成熟,对晚期视网膜变性的功能修复有一定效果。以往研究利用2D培养系统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中获得可移植的光感受器,但其效率低,仅有不足20%的细胞表达光感受器特异性标志物。3D培养是指在体外培养时为细胞提供一个接近体内微环境的培养技术。近年来其在体外生物科学领域迅速发展,实现了体外类器官的培养。2011年,Eiraku等在体外培养光感受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通过3D培养技术将小鼠ESCs诱导分化为视杯。目前已有许多从人ESCs和iPSCs产生神经视网膜类器官的3D培养方案。随着培养技术的进步,理论上可以实现从ESCs及iPSCs产生无限数量的可移植光感受器,光感受器移植用于临床的基本前提已经确立。然而筛选出合适的光感受器前体细胞尚需抗原-抗体反应步骤,影响了细胞活性,且带抗体的细胞可能对移植效果有影响。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关联(CRISPR associated,Cas)基因是一种原核生物的免疫系统,其可准确识别外源DNA,利用Cas蛋白将DNA双链切断,因此成为第3代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利用CRISPR/Cas技术对细胞系进行基因编辑可实现所需细胞系的构建。Crx是一种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为光感受器前体细胞的分子标志物,可用于筛选适合移植的光感受器前体细胞。TdTomato是一种信号非常强的红色荧光蛋白,对细胞和小鼠无明显毒性,是理想的细胞成像工具。本研究中拟通过CRISPR/Cas技术构建Crx-iCreERT2荧光报告人ESCs系,其3D培养得到的视网膜类器官中表达的tdTomato荧光可指示光感受器前体细胞,为光感受器移植疗法提供供体来源及细胞筛选、为人类视网膜发育和疾病发生的相关研究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