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内界膜剥除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后黄斑前膜形成及视力预后的影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40(1) : 62-66.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428-00188
摘要
目的

研究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ILM)剥除对预防黄斑前膜(ERM)形成和视力预后的影响。

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累及黄斑的RRD患者74例74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术及硅油眼内填充,且术后视网膜均成功复位。根据玻璃体切割术中是否行ILM剥除,将患者分为ILM未剥除组36例36眼和ILM剥除组38例38眼;所有受检者均于玻璃体切割术后3~5个月行硅油取出术。分别于术前及硅油取出术后1、6和12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结果

术后1个月,2个组患眼中均未发现ERM;术后6个月,ILM未剥除组中3眼形成ERM,占8.33%,ILM剥除组2眼出现ERM,占5.26%,2个组ERM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术后12个月,ILM未剥除组中共9眼出现ERM,占25.00%,ILM剥除组中共4眼出现ERM,占10.53%,2个组ERM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4,P=0.102)。2个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1.692,P<0.001);各组内术后1、6、12个月BCVA均明显优于术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0.117,P=0.773)。OCT结果显示,术后12个月时ILM未剥除组中椭圆体带完整者25眼,占77.78%,ILM剥除组椭圆体带完整者30眼,占78.95%,2个组间椭圆体带完整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5,P=0.350)。

结论

与单纯玻璃体切割术比较,累及黄斑的RRD患者玻璃体切割术中联合ILM剥除不能预防术后ERM的发生,对患者的视力预后无明显影响。

引用本文: 付燕, 谢天皓, 杨娜, 等.  内界膜剥除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后黄斑前膜形成及视力预后的影响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 40(1) : 62-66.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428-0018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是眼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虽然近年来手术后解剖复位率高,但术后视功能的恢复仍不理想,尤其是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区者[1]。黄斑前膜(epiretinal membrane,ERM)是RRD术后较常见并发症,其导致的视物变形和视力下降直接影响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效果,是视功能恢复不理想的常见原因[2]。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ILM)位于视网膜的最内层,是一层1~2 μm的无结构均质膜,由Müller细胞的基底膜、少量胶质细胞及玻璃体纤维组成[3]。ILM对玻璃体界面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牵拉性黄斑病变,如黄斑裂孔、黄斑囊样水肿及ERM等[4,5,6]。玻璃体切割联合ILM剥除已成为ERM的主要治疗手段[7]。有研究认为,ERM剥离术联合ILM剥除可有效降低ERM的复发率[8]。对于累及黄斑的RRD,ILM剥除是否可降低其术后ERM的发生率目前尚不明确。ILM对维持视网膜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ILM剥除是否会对视功能造成影响目前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拟探讨累及黄斑的RRD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ILM剥除对术后ERM的发生是否有预防作用,及其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的影响。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