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
以培养综合能力为基础的药理学教学实践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7,16(8) : 803-807. DOI: 10.3760/cma.j.issn.2095-1485.2017.08.012
摘要

针对药理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僵化,学生学习主动性、兴趣性、参与性缺乏,以及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动物保护观念、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开展以培养综合能力为基础的教学实践,在丰富理论教学内容及形式、创新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完善考核体系等方面做尝试。结果表明,通过对药理学理论教学方法的调整及实验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的改进,学生在掌握课程基础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增强。

引用本文: 吴晓倩. 以培养综合能力为基础的药理学教学实践 [J] .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7, 16(8) : 803-807. DOI: 10.3760/cma.j.issn.2095-1485.2017.08.01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药理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药理学是以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等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和科学思维方法,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随着现代医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药理学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每年都有大量新药投入临床应用;然而由于疗效、不良反应等原因,也有部分药物经过临床试验后停止使用。因此,只有掌握每类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适应临床用药的不断变化。与其他基础课程相比,药理学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药名难记忆,药理作用复杂不易理解的特点,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知识难学、难记、难掌握。因此,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及相关教学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是药理学教学的关键。本研究结合药理学课程本身特点和教学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有机结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和"以知识-能力-素质"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并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加强实验的过程考核,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