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中交感神经损伤风险的解剖学评估
中华骨科杂志, 2017,37(16) : 1014-1020.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7.16.008
摘要
目的

基于解剖学研究评估腰椎不同节段进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中发生交感神经损伤的风险。

方法

选择健康成人志愿者24名(男女各12名),采用Siemens磁共振MAGNETOM Verio 3.0 T进行常规腰椎扫描。于L2,3、L3,4、L4,5椎间隙中央层面轴位T2加权像上辨识左侧腰交感干、腹主动脉、左侧腰大肌等解剖结构,测量OLIF手术入路相关解剖学参数和左侧交感干与毗邻结构的解剖学参数。不同性别之间对应参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同节段之间对应参数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LSD)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OLIF手术入路相关解剖学参数和左侧交感干与毗邻结构的解剖学参数自L2,3~L4,5节段均呈规律性变化。健康成年国人L2,3~L4,5左侧腰大肌前缘至腹主动脉的距离男性为(13.65±4.10)mm~(9.42±4.00)mm,女性为(13.89±3.18)mm~(8.38±3.33)mm,均呈明显下降趋势。L2,3~L4,5节段左侧交感干至腹主动脉的距离男性为(10.76±3.89)mm~(6.68±3.39)mm,女性为(11.52±3.02)mm~(6.12±2.95)mm,亦均呈明显递减趋势。国人不同节段之间OLIF手术操作范围存在明显差异,L2,3节段OLIF手术操作空间相对较大,交感神经损伤风险相对较小;左侧腰交感干在L3,4椎间隙层面走行位置更加偏前、偏内,在OLIF手术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损伤风险。

结论

L2,3~L4,5节段左侧交感干位于或紧邻OLIF手术操作通道,OLIF术中存在一定的交感神经损伤风险;但L2,3、L3,4、L4,5不同节段OLIF术中发生交感神经损伤的风险亦有差异。

引用本文: 王洪立, 张宇轩, 马晓生, 等.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中交感神经损伤风险的解剖学评估 [J] . 中华骨科杂志, 2017, 37(16) : 1014-1020.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7.16.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在Mayer报告采用微创腹膜后入路进行腰椎椎体间融合的基础上,Silvestre等在2012年提出了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即经腹膜后腹部血管鞘及腰大肌前缘之间的间隙抵达腰椎间隙进行椎体间融合手术。与极外侧腰椎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direct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DLIF)相比,OLIF技术可以更好地避开腰丛等神经结构,理论上可以有效地减少腰丛等神经损伤发生率。随后的临床应用结果证实OLIF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腰丛损伤的发生率,同时与开放手术相比还具有失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快等一系列优点,受到国内外脊柱外科医生的普遍关注,并在L2~L5节段椎间盘源性腰痛、节段不稳、侧后凸畸形、融合后假关节形成等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