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质子泵抑制剂与急慢性肾脏损伤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8,34(1) : 69-72. DOI: 10.3760/cma.j.issn.1001-7097.2018.01.013
引用本文: 冯莹, 庞婉霞, 叶霖, 等.  质子泵抑制剂与急慢性肾脏损伤 [J] .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8, 34(1) : 69-72. DOI: 10.3760/cma.j.issn.1001-7097.2018.01.01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593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作为全球最常用的处方药之一,由于其安全性及抑酸效率高、耐受性好的特点,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抑酸治疗。各种PPI拥有相似的作用机制,即通过阻碍胃壁细胞H+-K+-ATP酶发挥其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PPIs存在高比例的超适应证和超疗程用药问题,估计全球25%~70%使用处方PPIs的患者并不具备用药指证,而超疗程用药约占30%~50%。PPIs的不良反应多轻微、短期,最常见的包括头痛、背痛和胃肠道症状等。近年来,PPIs致肾脏损伤不断被报道,如PPIs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即PPIs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PPIs-AIN),有学者认为PPIs-AIN是临床上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一个重要但常被忽视的原因。虽然部分AIN患者在停用PPIs后肾脏功能可恢复正常,但仍有部分患者病情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脏病(CKD),甚至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PPIs也可能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功能恶化有关。我们总结了PPIs应用对肾脏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