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与规范探讨
中国病毒性角膜内皮炎诊疗专家共识(2023年)
中华眼科杂志, 2023,59(1) : 13-19. DOI: 10.3760/cma.j.cn112142-20220407-00163
摘要

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是一种致盲性角膜病,因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诊断标准不明确以及眼部病毒检测手段有限等原因,易误诊或漏诊,且目前尚缺乏统一和规范的治疗方案。鉴于此,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感染学组汇集国内眼感染和角膜病专家,以国内外相关最新研究为基础,参考国内相关专家的临床经验,经过充分讨论,针对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诊疗形成共识性意见,以期为临床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引用本文: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感染学组. 中国病毒性角膜内皮炎诊疗专家共识(2023年) [J] . 中华眼科杂志, 2023, 59(1) : 13-19. DOI: 10.3760/cma.j.cn112142-20220407-0016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3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病毒性角膜炎是导致单眼角膜盲的主要病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病毒性角膜炎发病率为0.110%~0.148%,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角膜炎最为常见,发病率为5.3/100万至31.5/100万,复发病例比新发病例多1.2~1.5倍。相较于HSV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kerpes zoster virus,VZ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角膜炎在西方国家少见,在亚洲国家发生更为普遍,且发病数量逐年增加。病毒性角膜炎可表现为角膜上皮炎、基质炎、内皮炎、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