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子宫颈癌HPV疫苗的研究现状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9,54(4) : 280-284. DOI: 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9.04.014
摘要

子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免疫治疗途径相继出现了预防性和治疗性HPV疫苗。迄今,已有3种预防性HPV疫苗得到批准并广泛使用,均显示出高效性和安全性,但无法消除已经存在的HPV感染;治疗性HPV疫苗的研发也已取得了新的进展,包括活载体疫苗、多肽和蛋白质疫苗、核酸疫苗以及细胞疫苗等。这些疫苗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但仍处于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实际应用有限。本文回顾了子宫颈癌HPV疫苗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总结各种疫苗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分析疫苗的应用前景,旨在为中国人研发原创型子宫颈癌HPV疫苗奠定基础。

引用本文: 王仁杰, 李悦含, 耿玉笛, 等.  子宫颈癌HPV疫苗的研究现状 [J] .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9, 54(4) : 280-284. DOI: 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9.04.01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1674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子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居第4位的妇科恶性肿瘤,2015年我国约有10万例女性患病,约3万例患者死亡,而且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目前的研究已明确,子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约99.7%的子宫颈癌患者合并有HPV感染,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病的最主要原因,HPV16和18型是两种最常见的高危型HPV,分别占62.6%和15.7%。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