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中国人群腭中缝生长发育形态特点分期与其相应生理年龄分布的初步研究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0,27(2) : 61-66. DOI: 10.3760/cma.j.cn115797-20191203-20201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锥体束CT建立中国人群腭中缝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特点分期方法,并研究该分期个体生理年龄的分布情况,探索该分期方法应用于传统牙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时机选择的临床意义。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收集1076例样本,其中,女性675人,男性401人,年龄6.0~20.9岁。观察其锥体束CT影像的水平位腭中缝区域,归纳生长发育中形态特征并建立分期方法。统计该分期方法与个体生理年龄的频数与比例分布。

结果

(1)中国人群腭中缝形态特点分期共5期,其中第4期分为4s1与4s2两个亚期。(2)6.0~10.9岁,女性1~2期占81%,男性1~2期占87%。11.0~12.9岁3期占比最大,为60%。13.0~13.9岁3~4s1期占比最大,3期占比超过4期(女:3期46%而4s1期38%,男:3期54%而4s1期36%)。14.0~14.9岁者仍为3~4s1期占比最大,但4s1期超过3期(女:3期29%而4s1期54%,男:3期26%而4s1期56%)。15.0~20.9岁者中女性5期者占94%,男性5期者占90%。

结论

依据本研究建立的腭中缝形态特点分期方法,13.0~14.9岁传统牙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适应证患者治疗前有必要加拍锥体束CT以明确腭中缝骨化闭合状态。

引用本文: 高璐, 谷岩. 中国人群腭中缝生长发育形态特点分期与其相应生理年龄分布的初步研究 [J] .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0, 27(2) : 61-66. DOI: 10.3760/cma.j.cn115797-20191203-2020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腭中缝是上颌腭部的解剖结构,在婴幼儿时期未闭合。随全身生长发育,腭中缝逐渐闭合。对人头骨标本的观察研究显示,上颌腭中缝骨化闭合的生理年龄存在个体间差异。Persson等的研究显示,腭中缝骨化闭合起始时间与人体骨骼生长发育相关性较强。Melsen等在1975年以组织学样本将完全骨化闭合前的腭中缝生长发育分为三个时期:(1)婴儿期:腭中缝宽而平滑,呈"Y"形;(2)儿童期:腭中缝呈波浪状形态,双侧出现"骨岛"交错;(3)青少年期:腭中缝呈更曲折的波浪状态,双侧"骨桥"状交叉错合线较长且曲折。其结论是:女性腭中缝的生长发育持续呈约16岁,男性约18岁。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