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
周边前房深度扫描分析仪对可关闭房角的筛查效能研究–邯郸眼病研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33(3) : 259-262.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3.015
摘要
背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中国人群青光眼患者中常见的类型,对存在房角关闭风险者进行筛查对于PACG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周边前房深度扫描分析仪(SPAC)在中国成人可关闭房角筛查中的效能,寻找最佳参数及其临界值。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3年2–4月在邯郸眼病研究的5年随访调查中纳入年龄≥40岁、无影响房角观察的角膜或结膜病变、无眼部手术或外伤史的受试者180人,在接受视力、验光、裂隙灯显微镜等基本检查后,在暗室下对每位受试者随机选取一眼行SPAC测量和房角镜检查。以静态房角镜检查≥180°时看不到后部小梁网作为定义可关闭房角的标准,用SPAC测得的中央前房深度(ACD)指标和数字分级≤5或定性分级为S/P指标(联合指标)分别进行可关闭房角的筛查判断,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曲线下面积(AUC),对上述2种指标的筛查效能进行评价和比较。

结果

共检出可关闭房角者62人,房角开放者118人。与房角开放者相比较,可关闭房角者年龄更大(P<0.001),女性更多(P<0.05),视力更差(P<0.001),等效球镜度数更大(P<0.05),ACD值较低(P<0.001),眼轴长度较短(P<0.001)。用ACD作为筛查指标时可关闭房角的AUC为0.832,ACD临界值为2.7 mm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48%和68.64%,ACD临界值为2.8 mm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32%和61.02%。联合指标筛查可关闭房角的AUC为0.76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90%和90.68%。

结论

SPAC在中国成人可关闭房角的筛查中ACD≤2.8 mm的敏感性最高。

引用本文: 张烨, 李思珍, 王宁利. 周边前房深度扫描分析仪对可关闭房角的筛查效能研究–邯郸眼病研究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 33(3) : 259-262.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3.01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445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是中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目前,中国40岁以上人群PACG患者达1 010万,致盲率为37.5%~75.0%,亟需采取公共卫生措施进行筛查和防治。PACG能够通过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进行预防性治疗,但已发生周边虹膜前粘连的患者,预防作用明显下降。可关闭房角是PACG发生的潜在因素,早期正确评估前房的深度和形态对可关闭房角的筛查尤为重要。目前对可关闭房角的评估方法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改良的van Herick分级)法、房角镜检查法、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检查法、A型超声检查法、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anterior chamber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检查法、Scheimpflug成像法(如Pentacam)等,但这些方法准确性低,存在侵入性、价格昂贵、复现性低、操作复杂及耗时长等缺点,因而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周边前房深度扫描分析仪(scanning periphe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 analyzer,SPAC),能对前房角形态、前房深度及房角关闭的危险性进行客观评估,但其在房角筛查中的应用少有报道。本研究评价SPAC在可关闭房角人群中的筛查效能,探索最佳筛查参数及其临界值。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