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间充质干细胞对视网膜疾病免疫调节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33(9) : 853-856.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9.019
摘要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主要来源于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易于获得、低免疫原性、多向分化潜能、损伤修复、营养神经等特点和功能,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近年国内外学者对MSCs各种生理特点的研究不断深入,并且把MSCs应用于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本文就MSCs的免疫特点,如免疫标记、免疫调节特性、营养作用,以及MSCs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退行性疾病、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的免疫调节应用进行综述。

引用本文: 杜玉芹, 陈松. 间充质干细胞对视网膜疾病免疫调节的实验研究进展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 33(9) : 853-856.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09.01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属于全能干细胞。MSCs最初在骨髓中被发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MSCs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骨、软骨等多种组织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近年来随着对视网膜发病机制的研究及MSCs在各个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MSCs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网膜退行性疾病、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等领域。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