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Toll样受体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调控作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33(10) : 953-956.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10.019
摘要

真菌性角膜炎(FK)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而Toll样受体(TLRs)在哺乳动物识别真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量证据表明,TLRs启动FK的天然免疫,也参与机体针对真菌的获得性免疫反应。本文探讨了TLRs与非TLRs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TLRs信号通路的负性调节因子及TLRs在角膜真菌感染中的作用,以期为角膜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引用本文: 王露萍, 吴欣怡. Toll样受体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调控作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 33(10) : 953-956.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5.10.01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6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374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FK的发病与植物性外伤密切相关,如不能及时治疗将导致角膜穿孔、失明,甚至眼球摘除。随着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角膜接触镜佩戴者的增多,FK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在某些地区甚至跃居感染性角膜疾病首位,其中镰刀菌和曲霉菌是主要的致病菌。角膜与角膜缘是多层次、多功能的防御组织,泪膜均匀地涂布于角膜表面。泪液可通过机械冲刷及其内含的抗菌成分,如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溶菌酶、β溶素、乳铁蛋白等,抑制微生物生长,构成了眼表天然免疫的一道屏障。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