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41(9) : 925-930.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120-00787
摘要

目前,一些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突变基因已经得到确认,但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和CRISPR相关蛋白(CAS)系统可以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及同源定向修复的方式编辑人类基因组DNA,其为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CRISPR/Cas9不仅可以纠正遗传性疾病患者来源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突变基因,随后分化为视网膜相关的细胞,进而实施细胞治疗;其也可以通过载体传递至体内,直接作用于靶细胞实现体内基因编辑。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视网膜色素变性、遗传性X连锁青少年视网膜劈裂症、Leber先天性黑矇10型等疾病中,其中体外应用CRISPR/Cas9治疗LCA10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对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以及其在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引用本文: 孙玺皓, 唐仕波, 陈建苏.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9) : 925-930.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120-0078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3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665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nherited retinal diseases,IRDs)是一类因基因组异常而导致光感受器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结构及功能损害的疾病,常造成视力不可逆丧失。目前一些IRDs的致病基因及具体突变位点已经明确,但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第3代基因编辑技术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和CRISPR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system,Cas)的出现,基因治疗和细胞替代治疗的可行性增加,为IRDs患者治疗带来了曙光。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