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3D低光强度照明与传统显微镜目镜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效果比较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41(12) : 1169-1176.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30324-00100
摘要
目的

比较3D平视系统低光强度照明与传统手术显微镜目镜系统辅助经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6—12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PDR并满足PPV标准的患者40例4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D组和目镜组,每组20例20眼。3D组采用3D平视系统低光强度照明辅助PPV,目镜组在传统显微镜目镜下进行PPV。术前6~7 d患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0.5 mg(0.05 ml),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行三通道25G PPV。设定内照明亮度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最低亮度,即3D组导光纤维及吊顶灯亮度设定值为20%,目镜组导光纤维设定为32%,吊顶灯亮度设定为46%,并根据术中实际情况调整。术后使用数字式光度计于5 mm及10 mm处测量导光纤维及吊顶灯光强度,比较2个组患眼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用Retiscan电生理检查系统进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对各组术眼眼压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

3D组术前和术后7 d、1个月、3个月BCVA分别为2.21±1.13、1.99±1.07、1.26±0.86和0.98±0.65,目镜组分别为1.89±0.95、1.94±0.79、1.42±0.80和1.31±0.79,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0.022,P=0.884),2个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8.765,P<0.001),其中3D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目镜组术后3个月BCVA较各自术前BCVA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手术前后暗适应3.0 a波潜伏期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时间=3.983,P=0.046),其中2个组术后暗适应3.0 a波潜伏期较术前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D组在5 mm及10 mm处导光纤维和吊顶灯光强度均较目镜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各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眼压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0.980,P=0.328;F时间=2.706,P=0.062)。2个组术后玻璃体出血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0,P=0.327)。

结论

3D低照明强度平视系统下行PPV治疗PDR与传统显微镜目镜下手术效果相当,3D手术对视网膜的光照度更低,术后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更小。

引用本文: 刘丹丹, 葛星, 樊芳芳, 等.  3D低光强度照明与传统显微镜目镜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效果比较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12) : 1169-1176.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30324-0010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中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进展更迅速,常合并玻璃体积血(vitreous hemorrhage,VH)、增生膜牵拉视网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缺血性后遗症,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经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是PDR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但术中新生血管易出血,增加了手术难度,同时可能引起手术后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研究表明,新生血管的形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上调有关。基于既往的研究结果,术前行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可以减少术中和术后出血,使PPV取得更好的疗效。随着内照明在PPV中的广泛应用,手术可能引起的医源性光损伤越来越受到重视。据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PPV期间视网膜暴露于标准内照明器的安全限制为1 min内。但实际上,大多数的PPV会超过这个时间限制。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动物实验和医学临床观察,认为视网膜光损伤的成因至少包括3个方面,即热损伤、机械损伤和光化学损伤,其中光化学损伤在视网膜光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它是指在相对非高温、低能量、较长时间光照下,视网膜产生的不可逆性病理损害。多项在手术内照明前提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研究证实,手术设备的高内照明会对患者的视网膜造成光化学损伤。由于较高强度的内照明与增加的视网膜光损伤风险相关,因此使用最低光强度的设备进行手术既可确保术野清晰,又可降低视网膜损伤风险。Alcon NGENUITY 3D数字化平视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视化平台,通过连接传统的模拟显微镜,将手术视野投射到显示屏上,55"高动态范围(high-dynamic range,HDR)屏幕可放大术中图像,增加术野周边部的分辨率,不仅有利于手术医生的操作,也便于手术室中所有人员的可视化。眼科手术医生可以佩戴一副偏光眼镜以抬头平视的姿势完成手术,缓解了腰背部及颈部的疼痛。本课题组前期的临床实践以及其他研究均证实,3D平视系统在术中可以增加屏幕增益,一定程度上降低照明强度,但目前2种系统用于PPV中不同光照度对视网膜功能影响的比较鲜有研究。本研究应用3D平视系统及传统目镜系统辅助PPV治疗PDR,探讨3D平视系统下行PPV的手术疗效及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为PPV时手术系统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