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特发性黄斑前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4,42(5) : 483-486.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713-00493
摘要

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是一种因黄斑区及周边视网膜形成非血管性纤维膜,继而因纤维膜的牵拉导致黄斑的变形、皱褶等导致患眼视力下降及视物变形的眼底疾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凭借无创、分辨率高、可分层显示视网膜血管、量化视网膜血管密度和无灌注血管区大小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包括iERM在内的黄斑疾病的诊断中。OCTA除了可以提供视网膜微血管结构、血流灌注的数字化信息,揭示iERM对微血管结构的牵拉作用,还可以在疾病的随访中用于监测血流灌注的改变。虽然目前OCTA尚不能完全替代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但其已经为进一步了解iERM的发病机制、疾病进程及预后因素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本文就OCTA在iERM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OCTA在iERM中的应用提供更多启示。

引用本文: 徐钊楷, 毛剑波, 沈丽君.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特发性黄斑前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4, 42(5) : 483-486.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713-0049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3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358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黄斑前膜(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ERM)是一种常见的黄斑疾病,可在黄斑区及周边视网膜形成非血管性纤维膜。ERM病变早期可仅有轻度的视物变形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纤维膜的牵拉可导致黄斑的变形、皱褶,甚至黄斑水肿,从而导致患眼的视力下降及视物变形症状加重。目前,玻璃体手术被认为是治疗ERM的主要手段。根据发病原因,ERM可分为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iERM)和继发性ERM。继发性ERM常继发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病变等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而iERM则指发生于正常且无已知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黄斑中心凹区域视网膜前膜。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