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青光眼视功能损伤进展评估方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4,42(6) : 569-575.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622-00447
摘要

青光眼是一组具有特征性视神经结构损害的眼病,其临床治疗的目标是延缓病程进展,保持视功能的生理需要。青光眼疾病进展评估方法包括结构损伤评估和视功能损伤评估。随着青光眼疾病的进展,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大量死亡时,一些评估结构损伤的指标将产生地板效应。因此,视功能评估成为监测中晚期青光眼疾病进展的主要方式。本文从视野检查、视觉电生理检查、对比敏感度和视功能综合评估4个方面综述视功能评估方法、应用及最新进展,并分析其评估青光眼视功能损伤进展的特点及优劣。

引用本文: 吴倩如, 张纯. 青光眼视功能损伤进展评估方法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4, 42(6) : 569-575.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622-0044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青光眼是一组具有特征性视神经结构损害的眼病,如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进行性丧失、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变薄等,并伴有特征性视野缺损。青光眼是不可逆盲的主要原因,至2040年,全球患病人数将增至1.118亿。青光眼极大程度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随疾病进展,监测和治疗难度大大增加。因此,定期随访、及时发现疾病进展并进行有效干预尤为重要。青光眼的结构损伤往往早于功能损害,但随疾病进展,当RGCs大量死亡时,一些评估结构损伤的指标,如RNFL厚度、RGCs复合体等,将产生地板效应,其数值可能不再减小,指标变异性较大,愈晚期青光眼其评估的准确性可能愈低,使其不能继续反映视神经损伤进展。因此,视功能评估成为监测中晚期青光眼疾病进展的主要方式。视功能评估方法主要有视野及视觉电生理检查、视力、对比敏感度等。本文综述视功能检查方法,并分析其评估青光眼视功能损伤进展的特点及优劣。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