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坛
晶状体不全脱位的诊治策略
中华眼科杂志, 2021,57(1) : 72-76. DOI: 10.3760/cma.j.cn112142-20201015-00686
摘要

晶状体不全脱位多由先天、外伤或其他眼部疾病继发引起,眼部症状复杂,同时因虹膜组织的遮挡,难以直观评估悬韧带断裂范围及严重程度,使其诊治更为棘手。目前对于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治疗方案尚无眼科临床指南。屈光配镜矫正或手术治疗、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方案的选择对患者预后及视觉质量的提高影响深远。本文通过探讨多种临床检查方法、评估手术适应证、重视术中操作、关注人工晶状体稳定性及加强术后随访等方面,提出需要针对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诊断,严格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并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以最大限度提高患者视觉质量,改善预后。(中华眼科杂志,2021,57:72-76)

引用本文: 申屠形超, 平熹源. 晶状体不全脱位的诊治策略 [J] . 中华眼科杂志, 2021, 57(1) : 72-76. DOI: 10.3760/cma.j.cn112142-20201015-0068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2177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晶状体作为眼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将光线准确聚焦于视网膜,并通过调节作用提供全程视力,这都是在晶状体保持正常生理位置和高度透明的基础上实现的。晶状体悬韧带是固定并保持晶状体正常位置的纤维组织,由于先天性、外伤或其他眼部疾病继发等原因致使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造成的晶状体位置异常称为晶状体不全脱位。晶状体不全脱位,根据悬韧带松弛或断裂的严重程度、范围、晶状体是否并发白内障以及白内障的严重程度,对视力的影响不尽相同,因而有多种治疗方案,包括屈光矫正、弱视治疗、手术等。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