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疾病研究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
中华儿科杂志, 2012,50(2) : 83-92. DOI: 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2.02.002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构成比,推动其诊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方法

根据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设计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调查表,组织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29所医院前瞻性入组慢性咳嗽病例并完成3个月随访;对汇总的各项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全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等。

结果

实际入组病例数共4582例,合格病例4529例,合格率98.80%。列病因构成比前3位的分别是咳嗽变异性哮喘1900例(41.95%)、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119例(24.71%)、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984例(21.73%)。胃食管反流28例(占0.62%);其他病因者498例(11.00%),其中多病因者占387例(8.54%),首位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合并有咳嗽变异性哮喘(占50.13%),其次是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占(26.10%)。总诊断修正率18.83%。不同病因在不同性别间和不同年龄间的分布是有显著差异的,不同病因致慢性咳嗽的好发时相各有特点。

结论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构成比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和其他各种病因,要注意多病因和病因未明的病例。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组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是不同的。要重视观察、等待和随访的原则。

引用本文: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研究协作组.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 [J] . 中华儿科杂志, 2012, 50(2) : 83-92. DOI: 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2.02.00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3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3141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儿童慢性咳嗽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07年12月制定了《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统一明确了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是咳嗽症状持续>4周。之后,以中华儿科杂志为主体的国内儿科临床杂志对慢性咳嗽多有专题讨论、综述以及临床报道等,但我们依然欠缺源自中国的论点。基于中国尚缺乏针对儿童慢性咳嗽病因的多中心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基于我们亟待了解儿童慢性非特异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病因分布的特征,以助指导临床诊治和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基于部分慢性咳嗽患儿病因的最终明确是建立在"经过特定治疗咳嗽可以缓解"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诊断性治疗之后的。因此,对患儿进行跟踪随访、动态评估、疗效观察并修正原始诊断也是很重要的。2008年在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我们正式立项,并于2009年5月始组织全国1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以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和三甲综合医院儿科为主体的共29所医院,前瞻1年进行基于临床门诊的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的多中心研究。现报告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