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笔谈 •
"胆管良性狭窄内镜处理的亚太共识意见"解读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7,34(7)
: 457-460. DOI: 10.3760/cma.j.issn.1007-5232.2017.07.001
引用本文:
夏明星,
孙波,
胡冰.
"胆管良性狭窄内镜处理的亚太共识意见"解读
[J]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7, 34(7)
: 457-460.
DOI: 10.3760/cma.j.issn.1007-5232.2017.07.001.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胆管良性狭窄是临床常见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往胆管良性狭窄主要依赖手术治疗。Guido Costamagana教授于2000年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经ERCP使用多根塑料支架治疗手术损伤造成的胆管良性狭窄,取得了满意的远期疗效。在此之后,内镜在治疗良性胆管狭窄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逐渐成为一线治疗方法。然而,不同病因导致的胆管良性狭窄的治疗策略与结果不完全相同,不同内镜专家所使用的方法与治疗策略也不尽相同;一些新的内镜诊疗技术也已逐渐被应用于某些特定的良性胆管狭窄患者。目前,关于胆管良性狭窄的治疗策略与诊疗技术方面仍缺乏一个基于循证医学基础、可用来指导临床工作、培训与教学的指南或参考意见。因此,刚刚问世的"胆管良性狭窄内镜处理的亚太共识意见"显得十分必要和及时。